时间: 2025-05-05 05:4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5:41
小卉清绮,笼窗拂水。
柳宿垣中,河阳县里。
春絮枉自夭邪,不成花。
烟姿露叶依然袅,腰逾小。
添得花枝好。
莫抛隋苑,好向水月金瓶,听潮音。
小草清新细腻,轻轻拂过窗前的水面。
柳树在院中栖息,河阳县的小镇里。
春天的柳絮枉然自夭,竟然无法开成花。
烟雾般的姿态,露水滋润的叶子依然轻盈,腰身纤细。
能添得花枝倒也不错。
不要抛弃隋朝的园林,最好去水月金瓶边,倾听潮水的声音。
陈维崧(约1627-1700),字梦阮,号蕴初,晚号秋水,清代诗人,主要以词和诗闻名。其诗风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细腻的观察力。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怨王孙 咏观音柳》是一首以柳树为核心意象的抒情诗,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春天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的“小卉清绮”描绘了春日的气息,令人感到清新而生动。接着,诗人把视线转向院中的柳树,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但随之而来的“春絮枉自夭邪,不成花”则透露出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惋惜。柳树的姿态与春天的变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添得花枝好”,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而“莫抛隋苑”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通过“水月金瓶,听潮音”得以升华,诗人借助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思考,仿佛在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生活的节奏。
整首诗通过清丽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索,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并存的情绪。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致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惋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春絮”是指什么?
A. 春天的花
B. 柳树的嫩枝
C. 柳絮
D. 小草
诗人对“隋苑”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怀念
C. 反感
D. 不屑
“水月金瓶”中的“水月”象征什么?
A. 生命
B. 宁静
C. 忘却
D. 美丽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陈维崧在《怨王孙 咏观音柳》中所表达的细腻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