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0:36
亦知非远别,云树黯销魂。
心逐孤帆远,人归暮雨昏。
到家知客乐,多难悔身存。
岁晚如相见,应添雪鬓痕。
虽然知道这不是远别,云雾和树木使人心情沉重。
心随着孤独的帆船远去,归来时已是黄昏细雨。
回到家中才知客人乐趣多,然而经历的艰难让人难以后悔自己仍然活着。
岁末时分若再相见,恐怕头上已添白发。
作者介绍:夏曾佑(1844-1924),字子韵,号松庐,晚号云鹤,清代诗人,浙江余姚人。其诗风清新,情感细腻,擅长描绘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个人经历和周遭环境的影响下,表现了对离别、归来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尤其在岁末之际,感叹人与人之间的重聚与变迁。
《答叶浩吾 其五》是一首充满思乡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的诗作。首句“亦知非远别”开篇即表明,尽管离别并不遥远,然而云雾和树木却令人的心情沉重,仿佛在暗示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亦足以让人感到心灵的孤寂和惆怅。
接下来的“心逐孤帆远,人归暮雨昏”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归来的寂寥,孤帆象征着远行的心境,而“暮雨昏”则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凉的氛围,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而“到家知客乐,多难悔身存”则转向了对生活的反思,虽然经历了艰难,回到家中却发现与朋友相聚的欢乐,这显示了人际关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岁晚如相见,应添雪鬓痕”则以岁末时重聚为背景,感叹岁月的流逝,若再相见,恐怕已添白发,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珍贵。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中,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离别的感伤,又有对相聚的珍视,流露出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归来的感慨,体现了人生无常与人际关系的珍贵,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和对生命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心逐孤帆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岁晚如相见”中的“岁晚”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诗中提到的“多难悔身存”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李白的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夏曾佑的诗则更强调了对离别与相聚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侧重点不同。李白更倾向于思乡情,而夏曾佑则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与时光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