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4:32
鸡伏鹜
——姜特立
水游陆走不同生,濡足相随有至情。
早晚拍浮春浪去,岂知垂翅到天明。
这首诗描绘了水鸟与陆地鸟类的不同生活方式,表达了它们之间的情感纽带。水鸟在水中游动,陆鸟在地上走动,虽然生活方式各异,但它们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早晚在春天的浪潮中漂浮,谁能知道,到了黎明时分,它们是否会展翅高飞?
姜特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尤其喜爱描写自然景物和动物,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
此诗可能创作于春季,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思考,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
《鸡伏鹜》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描绘了水鸟和陆鸟之间的对比。诗中所展现的“水游陆走”不仅仅是生存状态的不同,更是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反映。诗人通过水鸟的自由自在和陆鸟的谨慎小心,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的前半部分“水游陆走不同生,濡足相随有至情”通过描写水鸟和陆鸟的生活,表达了它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尽管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却可以彼此关心、相随相伴。
后半段“早晚拍浮春浪去,岂知垂翅到天明”,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以及鸟类的自由飞翔,暗示着一种生命的追求与自由的向往。诗人在这里用“岂知”来表达一种不确定的思考,似乎在问:即使我们在生活中各有不同的轨迹,最终是否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命的不同状态与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自由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姜特立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水游陆走”是指哪两种动物?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对比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但《鸡伏鹜》更着重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春望》则侧重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