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22
香碗灰深微炷火,
茶铛声细缓煎汤。
百年浮世几人乐,
一雨虚斋三日凉。
帘外微风斜燕影,
池边残照歛萱房。
纱幮石枕萧然卧,
付与今宵幽梦长。
微微的炷火在香碗中熏染着灰色,茶铛发出细微的声响,慢慢地煮着茶汤。在这浮华的百年中,几个人能真正找到乐趣呢?一场雨后,这个虚无的书斋里显得格外清凉。帘外微风轻轻吹动,斜影中燕子飞来飞去;池边夕阳的余晖,逐渐收敛在萱草屋旁。躺在纱帐下,枕着石头,心中萧然,自然就将今夜的幽梦托付于长长的夜空。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尤其以其爱国情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与历史,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陆游正经历国家动荡、个人失意的时期。诗中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他对浮世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西斋雨后》是一首描绘雨后静谧生活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内心宁静与自然美的向往。全诗从细微之处入手,描绘了茶汤的气息、雨后的清凉以及晚霞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恬淡、悠然的生活氛围。诗的开头通过“香碗灰深微炷火”与“茶铛声细缓煎汤”,展现了一个安静的饮茶场景,传达出一种宁静的舒适感。
接着,诗人思考人生,感慨百年浮世中能乐者寥寥,这一转折引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接下来的“帘外微风斜燕影”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燕子的自由飞翔与微风的轻柔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机。
最后两句“纱幮石枕萧然卧,付与今宵幽梦长”则是诗人的归宿感,表达了他在简单的生活中获得的深刻满足与安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层思考和对自由宁静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浮世的淡漠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展现了其独特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西斋雨后》的作者是谁?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百年浮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西斋雨后》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陆游的诗歌更偏向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杜甫的诗则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构建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