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50
自诒
陆游
病中看周易,醉後读离骚。
不解书驴券,安能问马曹?
身随游宦困,气为屏居豪。
清旦南堂坐,稽山秋更高。
在病中我翻阅《周易》,醉后再读《离骚》。
我不懂得那些书中的驴券,怎么能够去问马曹呢?
我身处官场的困扰,气节只能在这屏风下显现。
清晨我坐在南堂,看到稽山在秋天显得更加高远。
陆游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感叹,还融入了对古典文化的理解与反思。提到的《周易》和《离骚》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在病中和醉后阅读这些经典,表现了他对文化的执着与追求。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醒狮,南宋杰出诗人,著名爱国者。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动乱,对南宋的衰败深感痛心,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自诒》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因政治失意而感到沮丧、无奈之时。通过对古典文献的阅读,诗人试图寻求心灵的慰藉。
《自诒》是一首充分展现陆游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诗作。诗中,病中和醉后这两个状态不仅是生理上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陆游在这首诗中以阅读经典的方式来反映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对《周易》的阅读,表现了他对哲学的思索,而醉后对《离骚》的沉迷则体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怀。
有趣的是,诗中提到自我与驴券、马曹的对比,显现出他内心的自卑与无奈。驴券象征着低贱,而马曹则代表着权势,陆游用这种对比来表达自我价值的挣扎。最后一句“清旦南堂坐,稽山秋更高”,则以自然景象抒发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稽山在秋天显得更加高远,象征着理想的遥不可及。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透过古典文化的阅读,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高远理想的向往,深刻反映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陆游在诗中提到哪两部经典?
A) 《论语》与《道德经》
B) 《周易》与《离骚》
C) 《诗经》与《楚辞》
诗中提到的“驴券”象征什么?
A) 高贵的身份
B) 低贱的事务
C) 权势的象征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旧
B) 渴望理想
C) 失落
陆游的《自诒》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陆游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困境与理想追求,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的思考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