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03
原文展示:
春暮 曹豳 〔宋代〕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白话文翻译:
门外没有人关心落花,绿色的树荫渐渐遍布天涯。 林中的黄莺啼叫到无声之处,只有青草覆盖的池塘边独自听着蛙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豳,字子文,南宋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表达对自然美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通过门外无人问津的落花、遍布天涯的绿荫、林中黄莺的啼叫和池塘边的蛙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自然景象。首句“门外无人问落花”,通过“无人问”表达了春天的落寞和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漠不关心。第二句“绿阴冉冉遍天涯”,用“绿阴”和“天涯”扩大了景象的视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后两句“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通过黄莺的啼叫和蛙鸣,传达了春天的声音和生命的活力。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即将结束时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赞美。诗中的落花、绿荫、黄莺啼叫和蛙鸣,都是春天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绿阴冉冉遍天涯”中的“绿阴”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阴影 B. 绿色的树荫 C. 绿色的草地 D. 绿色的天空
诗中“林莺啼到无声处”中的“无声处”指的是什么? A. 黄莺停止啼叫的地方 B. 黄莺开始啼叫的地方 C. 黄莺啼叫最响亮的地方 D. 黄莺啼叫最轻柔的地方
诗中“青草池塘独听蛙”中的“独听”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独自一人的孤独 B. 诗人对蛙鸣的专注和欣赏 C. 诗人对蛙鸣的厌恶 D. 诗人对蛙鸣的无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