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括苍冯公岭二首

《题括苍冯公岭二首》

时间: 2025-05-07 22:28:23

诗句

平芜千里绿迢迢,水宿山行好耐劳。

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8:23

原文展示:

题括苍冯公岭二首 曹豳 〔宋代〕

平芜千里绿迢迢,水宿山行好耐劳。 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

白话文翻译:

广阔的草原千里迢迢绿意盎然,水宿山行真是耐劳。 最让人忧愁的是那最奇特险峻的,冯公岭的山峰与浙江的潮水。

注释:

  • 平芜:广阔的草原。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水宿山行:指在水边宿营,在山中行走,形容旅途的艰辛。
  • 耐劳:能够忍受劳累。
  • 愁人:使人感到忧愁。
  • 奇崛:奇特险峻。
  • 冯公之巘:指冯公岭的山峰。
  • 浙江潮:指浙江的潮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豳(约1080-1148),字子华,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旅途的艰辛,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经过括苍冯公岭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旅途艰辛的体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豳在旅途中经过括苍冯公岭时所作。括苍冯公岭位于浙江省,地势险峻,景色奇特。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旅途的艰辛。首句“平芜千里绿迢迢”,通过“平芜”和“绿迢迢”两个意象,展现了广阔草原的绿意盎然和遥远的感觉。第二句“水宿山行好耐劳”,直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对这种艰辛的忍受。后两句“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通过“愁人”和“奇崛”两个词语,强调了冯公岭的险峻和浙江潮水的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景色的忧愁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芜千里绿迢迢:这句诗描绘了广阔草原的绿意盎然和遥远的感觉。通过“平芜”和“绿迢迢”两个意象,展现了草原的广阔和绿意。
  2. 水宿山行好耐劳:这句诗直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对这种艰辛的忍受。通过“水宿山行”和“好耐劳”两个词语,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的耐劳精神。
  3. 最是愁人最奇崛:这句诗通过“愁人”和“奇崛”两个词语,强调了冯公岭的险峻和诗人对这些景色的忧愁和感慨。
  4. 冯公之巘浙江潮:这句诗通过“冯公之巘”和“浙江潮”两个意象,描绘了冯公岭的山峰和浙江的潮水,强调了这些景色的壮观和诗人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平芜千里绿迢迢”中的“绿迢迢”,将草原的绿意比喻为遥远的感觉。
  • 拟人:通过“最是愁人最奇崛”中的“愁人”,将冯公岭的险峻拟人化为使人感到忧愁。
  • 对仗:通过“平芜千里绿迢迢”和“水宿山行好耐劳”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草原、山峰和潮水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和对旅途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 平芜:广阔的草原,象征着自然的广阔和绿意。
  • 绿迢迢:遥远的感觉,象征着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 水宿山行:在水边宿营,在山中行走,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诗人的耐劳精神。
  • 愁人:使人感到忧愁,象征着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忧愁和感慨。
  • 奇崛:奇特险峻,象征着冯公岭的险峻和壮观。
  • 冯公之巘:冯公岭的山峰,象征着自然景色的壮观和诗人的感慨。
  • 浙江潮:浙江的潮水,象征着自然景色的壮观和诗人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芜千里绿迢迢”描绘了什么景色? A. 山峰 B. 草原 C. 潮水 D. 森林

  2. 诗中“水宿山行好耐劳”表达了什么? A. 旅途的快乐 B. 旅途的艰辛 C. 自然的美丽 D. 自然的险峻

  3. 诗中“最是愁人最奇崛”中的“愁人”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自然景色 C. 旅途的艰辛 D. 冯公岭的险峻

  4. 诗中“冯公之巘浙江潮”描绘了什么? A. 山峰和潮水 B. 草原和潮水 C. 山峰和森林 D. 草原和森林

答案:

  1. B
  2. B
  3. D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中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杜甫的《望岳》:描绘山峰的壮观,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曹豳的《题括苍冯公岭二首》: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而曹豳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旅途的艰辛和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豳诗歌的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 过邻家戏作 闲咏园中草木 柳桥秋夜 书宛陵集後 南堂与儿辈夜坐 出游 晴窗读书自勉 九月十四日夜鸡初鸣梦一故人相语曰我为莲华 夏夜暑毒不少解起坐庭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悬珠编贝 疋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不屈不挠 借箸代筹 牛字旁的字 谭人凤 伊箕 依接 耂字旁的字 焚巢捣穴 黄字旁的字 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举兵 论世知人 板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