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20
原文展示: 南渡艰难日,仓皇诏督师。二陵半榛莽,四镇各旌麾。慷慨复仇议,悽凉绝命词。龙髯攀未逮,自恨一年迟。
白话文翻译: 在南渡的艰难日子里,仓促之间被诏令督师。二陵之地半被荒草覆盖,四方镇守各自竖起旗帜。慷慨激昂地讨论复仇大计,凄凉地留下绝命之词。想要攀附龙髯却未能成功,自恨晚了一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清代学者、文学家,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亦有反映时事之作。此诗为其裔孙题史忠正公祠墓图而作,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哀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绘南宋时期的艰难局势和英雄人物的悲壮事迹,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宋时期艰难日子的描绘,展现了英雄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慷慨与悲壮。诗中“南渡艰难日”一句,即点明了时代的背景,而“仓皇诏督师”则进一步描绘了英雄人物在仓促之间被赋予重任的情景。后文通过对二陵荒芜、四镇各自为战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时代的艰难感。最后两句“龙髯攀未逮,自恨一年迟”,则抒发了英雄人物未能及时挽救国家的遗憾与自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英雄人物的悲壮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宋时期的艰难局势和英雄人物的悲壮事迹,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英雄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慷慨与悲壮。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南渡艰难日”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南宋朝廷南迁 B. 北宋灭亡 C. 明朝灭亡 D. 清朝建立 答案:A
“仓皇诏督师”中的“仓皇”是什么意思? A. 从容 B. 匆忙 C. 镇定 D. 悠闲 答案:B
“二陵半榛莽”中的“榛莽”指的是什么? A. 茂密的树林 B. 荒草丛生 C. 繁华的都市 D. 平静的乡村 答案:B
“龙髯攀未逮”中的“龙髯”比喻什么? A. 皇帝 B. 英雄 C. 忠诚 D. 智慧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