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28
念奴娇·凤凰山下
作者: 张红桥 〔明代〕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
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
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
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
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
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
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在凤凰山下,听着那恨意声声,仿佛时间在今夜的玉漏中轻易地流逝。
三叠阳关的歌声尚未唱尽,听那哑哑的栖鸟催促着离别。
心中满是怨恨,强忍着泪水,浸透了千重的铁甲。
再也不必问过去的事情,面前的酒杯早已让我愁苦绝望。
还记得洗浴之后描眉,梦中携手同行,踏碎了花间的月光。
人们说我心中怀有豆蔻的美好,如今却全都变成了空谈。
在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处的树影和云烟交叠。
寒灯下的旅馆,微弱的灯光,不知与谁闲聊?
作者介绍:张红桥是明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擅长描写离愁别绪,风格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作者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念奴娇·凤凰山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张红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苦涩与无奈。开篇即以“凤凰山下,恨声声”引入,这种哀怨的情感贯穿全诗,给人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击。诗中所描绘的离别场景,不仅是对一段感情的追忆,更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慨。
整首词以“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为引子,表现了时间的飞逝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下来的“哑哑栖鸟催别”更是将离别的气氛推向高潮,那种无声的痛苦与无奈,使得读者感同身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清泪”和“愁绝”得以深化,渗透出一种悲凉的美。
在意象方面,“桃叶津头”、“莫愁湖畔”等地名增添了词的美感,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向往与失落。结尾“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则将孤独感推到极致,既有对他人的渴望,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与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怀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前孤独与无奈的感叹。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凤凰山下”象征什么?
“三叠阳关歌未竞”意指什么?
诗人最后提到的“寒灯旅邸”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念奴娇·凤凰山下》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感受其中深邃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