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07
念奴娇
作者: 饶宗颐 〔近代〕
危栏百转对苍崖万丈,风满罗袖。
试抚当年盘古顶,真见烛龙嘘阜。
薄海沧桑,漫山烟雨,折戟沉沙久。
岩浆喷处巨灵时作狮吼。
只见古木萧条,断杈横地,遮遏行人走。
苍狗寒云多幻化,长共夕阳厮守。
野雾苍茫,阵鸦乱舞,衣薄还须酒。
世间犹热,火云烧出高岫。
在高栏上,我百转千回地望着万丈的苍崖,阵阵风吹动了我的衣袖。
我试着轻抚那曾经的盘古之顶,真切地见到烛龙在嘘吐着山丘。
历史的沧桑如同薄薄的海面,漫山的烟雨,长久以来折戟沉沙。
在岩浆喷发的地方,巨灵偶尔发出狮吼。
只见古老的树木萧条,断枝横在地上,阻挡着行人的道路。
苍狗与寒云多变幻,长久以来与夕阳相依。
野外的雾气苍茫,乌鸦在空中纷飞,我的衣衫单薄,仍需酒来暖身。
世间依然火热,云烟从高山中升腾而出。
作者介绍:
饶宗颐,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与诗人,精通古典文学与艺术。其诗作常融合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饶宗颐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之时,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与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中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元素,旨在表达对古老文化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感慨。
《念奴娇》以雄浑的气势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首联描绘了高耸入云的苍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栏杆的“百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澜和对自然的无尽遐想。紧接着,诗人回忆起“盘古顶”的神话,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追溯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敬。
诗的中段通过“薄海沧桑”与“折戟沉沙”两句,生动地表达了历史的沉重与战争的残酷,揭示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接下来的描述通过“岩浆喷处巨灵时作狮吼”,表现出自然力量的狂猛与神秘,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后一段,诗人以“苍狗寒云多幻化”结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样,情感深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对生命力量的崇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危栏百转”描述了什么景象?
A. 迷茫
B. 壮丽
C. 宁静
“烛龙嘘阜”中的“烛龙”象征什么?
A. 光明与生命
B. 黑暗与死亡
C. 战争与毁灭
诗中提到的“折戟沉沙”体现了怎样的主题?
A. 成功与荣耀
B. 失败与历史
C. 爱情与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