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念奴娇·隆乾间事

《念奴娇·隆乾间事》

时间: 2025-05-10 10:04:28

诗句

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

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

坏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

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

老来兹事都休,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达汝空函,投伊大瓮内,谁曾提起。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

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4:28

原文展示

念奴娇·隆乾间事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
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
坏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
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
老来兹事都休,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达汝空函,投伊大瓮内,谁曾提起。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
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


白话文翻译

在隆乾年间的事情,曾有两位老人的手泽遗留下编年纪事。
我在兰台掌管修纂,直到景定初开忠邸。
从破坏中恢复麻,奋笔归写,嚼碎张巡的牙齿。
他们的德音依旧在,除了您还有谁能谈论此事?
年纪大了,这些事都已结束,问门前的宾客,今天来几位?
把空函递给你,投入大瓮内,谁曾提起过?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从槐宫里跳出。
孩子们不识得,秃翁究竟是谁的儿子?


注释

逐句解释:

  • 隆乾间事:指隆乾年间的事情。
  • 两翁:指两位老人,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人物。
  • 手泽遗编:手上留下的恩泽与编纂的历史纪事。
  • 余掌兰台修纂到:我在兰台(官署)负责修纂工作,直到某个时间。
  • 景定初开忠邸:景定年间初建忠邸。
  • 坏起复麻:可能指对历史的重新整理与修复。
  • 奋涂归笔:奋力归笔,重写历史。
  • 德音犹在:他们的声音与德行仍然存在。
  • 老来兹事都休:年纪大了,这些事情都已结束。
  • 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询问门前的客人,今天来访的有多少人。
  • 达汝空函:把空信箱递给你。
  •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比喻一些事情的变幻,似梦境。
  • 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孩子们不知晓,秃头老人究竟是谁的儿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良,号竹斋,南宋诗人,出生于今福建省。刘克庄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作,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念奴娇·隆乾间事》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的交汇期。诗人通过回忆过去,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念奴娇·隆乾间事》是一首深具历史感和哲理性的词作。诗中通过回忆隆乾年间的历史事件,以及两位老人留下的手泽,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开头的“隆乾间事”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历史的回顾,而“余掌兰台修纂到”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修纂工作的重视。诗人在字里行间中,表现出对历史人物张巡的敬仰与怀念,强调了“德音犹在”的思想,表现出对德行与声望的重视。

“老来兹事都休”的句子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感慨,显示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情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中提到的“丹汞灰飞,黄粱炊熟”则是一种对现实状态的深刻反思,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梦幻。最后的“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句,带有一种淡淡的讽刺,反映了对历史遗忘的无奈。

整首词以历史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既有哲理的深度,又有文学的美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隆乾间事:引入历史背景,设定诗词的主题。
  • 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溯。
  • 余掌兰台修纂到:表明诗人对历史文献的负责态度。
  • 坏起复麻:暗示历史的重建过程。
  • 奋涂归笔:强调对历史的重新书写与反思。
  • 德音犹在:表达对过往德行的怀念。
  • 老来兹事都休:传达岁月流逝的感慨。
  • 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展现诗人对现实社交的关注。
  • 达汝空函: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描绘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 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反映历史被遗忘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汞灰飞”比喻人生的变幻无常。
  • 对仗:整首词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追述与现实的反思,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遗忘,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台:象征文官的职务与责任。
  • 丹汞:代表人生成败与梦幻。
  • 儿童:象征对历史的无知与遗忘。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念奴娇·隆乾间事》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追忆
    • B. 自然景色的描写
    • C. 爱情的抒发
  2.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表达了什么?

    • A. 人生的无常
    • B. 对美食的向往
    • C. 自然的和谐
  3. 诗人提到的“两翁”指的是哪类人物?

    • A. 历史人物
    • B. 诗人的朋友
    • C. 现代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贺铸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刘克庄的《念奴娇·隆乾间事》在表达上更为沉重与怀旧,而苏轼的作品则更为洒脱与开阔。两者都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胡季弼入太学 送胡从甫刘仲山入京 送邓若思赴南剑乡举 四望亭观荷花 示同学 入京遇雪 日食罪言 芭蕉 霜天晓角(湖上泛月归) 沁园春(寿趟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套结尾的成语 击中要害 風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挟权倚势 有些 能说善道 龙芽 业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包含纷的成语 单门独户 奔流不息 鼎字旁的字 拮掬 诛悖 門字旁的字 交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