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5:23
翘翘名家子,自少能慷慨。
尝从幕府辟,跃马临穷塞。
是时西边兵,屡战辄奔溃。
归来买良田,俛首学秉耒。
家为白酒醇,门掩青山对。
优游可以老,世利何足爱。
奈何从所知,又欲向并代。
主人忽南迁,此计亦中悔。
彼在吾往从,彼去吾亦退。
与人交若此,可以言节。
这位名门之后,自小就能表现出慷慨的气度。曾经从幕府出仕,骑马到达边塞。那时西方的兵士,屡次作战都纷纷溃败。回家后,他买了良田,低头学习耕作。家中有美酒醇厚,门外对着青山。悠闲地度过余生,世俗的利害何足挂齿。可惜与我相知的人,却又想追随新朝的风头。主人突然南迁,这个计划也让我感到后悔。他在我身边时我就追随他,他离去后我也随之退却。与人交往若是如此,真可以谈论节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张文以载道,作品风格清新,语言通俗。
这首诗写于欧阳修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事业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个曾经出仕、历经战乱的友人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选择的反思。
这首诗不仅是送别,更是欧阳修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友人年轻时的英俊与豪情,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位曾经奋发有为的青年逐渐归于平淡,选择了隐居与务农。诗中通过描绘友人归隐后的宁静生活,对尘世的纷扰表示淡然。欧阳修以“世利何足爱”表达了对物质利益的蔑视,而对自然和内心平和的向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优先”的观念。最后,诗中反思了与人交往的节操,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人生的选择不仅关乎机遇,更在于内心的坚持与价值观的取舍。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探讨了人生的选择与价值观,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同时对世俗利益的淡泊态度,展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诗中提到的“翘翘名家子”指的是谁?
A. 作者自己
B. 友人
C. 其他官员
诗中提到“世利何足爱”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物质利益的渴望
B. 对物质利益的蔑视
C. 对财富的追求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失落与遗憾
B. 赞美与羡慕
C. 幽默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