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31
天池十里如鉴湖,荷花可折鱼可脍。
天池十里宽广如一面明镜,荷花丰盛可供采摘,鱼儿也可以做成美味的鱼脍。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天池”与“荷花”作为自然景物象征,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牟孔锡,字元弼,号阮亭,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某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天池的宁静与荷花的娇美。开头的“天池十里如鉴湖”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平静,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荷花可折”,暗示着自然的丰盈和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视觉的美感上,也在于可以通过采摘荷花和捕捉鱼类来享受自然的馈赠。最后一句“鱼可脍”不仅展示了自然的丰富,也暗示着生活的乐趣和对美食的追求,给人一种生活的美好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仿佛在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留出时间去欣赏周围的美好。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正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享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对宁静湖泊和丰盛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天池”与“鉴湖”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中提到“鱼可脍”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可以与王维的《鹿柴》对比,王维同样描绘自然美景,但更侧重于孤独和内心的宁静,而牟孔锡的这首诗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