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5:44
长相思
十里亭。五里亭。长短亭边暮雨零。离人不忍听。梦初醒。酒初醒。夜半清寒入绮棂,凄凉掩画屏。
诗中描写了两座亭子,十里和五里,亭边的雨声在傍晚时分淅淅沥沥。离别的人不忍心去听这雨声,仿佛梦刚刚醒来,酒也刚刚醒来。在夜半时分,清冷的空气透过窗棂袭来,令人感到凄凉,连画屏后面都显得暗淡无光。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离人”这一形象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代表着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常见于唐诗宋词中。
杨慎,字用修,号止庵,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豪放奔放,兼有对景抒情的细腻,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
《长相思》创作于杨慎人生低谷时期,表达了对爱人或故乡的思念。诗作在阴雨绵绵的环境中,增添了孤独的情感,使得离愁别绪更为深刻。
《长相思》以亭子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隔离和分离的意境,十里和五里的亭子象征着距离,表明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期待。细雨淅淅,正是离别后心中的无奈与惆怅。诗中“离人不忍听”一句,展现了对分离的痛苦,情感深沉且细腻。接下来的“梦初醒,酒初醒”则反映出诗人从梦幻中醒来的茫然,仿佛自己仍在追寻着那份未曾得到的情感,而夜半的清寒更让人感到孤独凄凉。通过这段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一种无处倾诉的寂寞与思念,使读者感同身受,仿佛也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离人的思念与无奈,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亭子分别是哪个?
“离人不忍听”中“离人”指的是?
诗中营造的主要氛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