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9:20
楚天圆魄朗深秋,
永夜征帆镜里游。
一带炊烟云外树,
万家镫火水边楼。
干戈未罢蛮儿战,
弦管犹听越女讴。
自笑头颅嗟老大,
衡湘年少尽貂裘。
在楚国的天空下,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深秋,
漫漫长夜中,船帆在水面如镜般游弋。
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映衬着云外的树木,
万家灯火在水边的楼阁中闪烁。
战争尚未结束,蛮族依然在作战,
乐器的声音依旧传来,仿佛听见越女的歌唱。
我自嘲年事已高,感叹自己头上白发渐生,
而衡湘的年轻人却能尽情穿戴华丽的貂裘。
作者介绍:丁传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人情风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深秋之际,结合了个人的游历与对时局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及诗人内心的矛盾情绪。
《舟中秋夜望星沙》是一首描绘秋夜船行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月亮、炊烟、灯火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和孤独的航行,展现了一种孤独的旅者心境。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炊烟与灯火,传递出生活的温暖与人间的繁忙,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及的“干戈未罢蛮儿战”,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动荡、民众苦难的关切,虽然身处宁静的秋夜,但心中却难以摆脱对时局的忧虑。而“弦管犹听越女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动荡背景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自嘲的情绪,既是对自身老去的感慨,也是对年轻人奢华生活的羡慕,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与层次感,使得整首诗富有深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整体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老去的感慨和对年轻人生机勃勃的羡慕,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蛮儿”指的是:
A. 汉族
B. 少数民族
C. 外国人
D. 以上都不是
“弦管犹听越女讴”中“越女”的形象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美丽与歌唱
C. 乡愁
D. 奢华生活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个人老去的感慨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C. 对风景的描绘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舟中秋夜望星沙》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欣赏这首优美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