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黄元董赴廷试

《送黄元董赴廷试》

时间: 2025-05-04 00:52:03

诗句

江夏无双最擅名,君家群从总能文。

丹枝只为一门种,黄卷仍收再世勋。

天上鸳鸿方接武,眼前驽蹇漫成群。

蜀军自昔锋尤选,一战凭君静楚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2:03

原文展示:

送黄元董赴廷试
江夏无双最擅名,君家群从总能文。
丹枝只为一门种,黄卷仍收再世勋。
天上鸳鸿方接武,眼前驽蹇漫成群。
蜀军自昔锋尤选,一战凭君静楚氛。

白话文翻译:

江夏地区没有人能与您相比,您家中的人都善于文才。
丹枝只是为了家族的传承,而黄卷(科举卷)却能让您再创一番事业。
天上的鸳鸯和鸿雁正是武将的象征,而眼前的驽马却是无能的象征。
蜀地的军队自古以来以锋利著称,而这场战斗就依靠您来平息动乱。

注释:

  • 江夏无双:江夏地区(今湖北)的人才出众,诗人称赞黄元董。
  • 丹枝:指的是家族的后代,象征家族的延续。
  • 黄卷:指科举考试的卷子,象征功名。
  • 鸳鸿:比喻有才能的将领。
  • 驽蹇:形容无能之马,暗指平庸的人。
  • 蜀军:指蜀地的军队,以勇猛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写人情世故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元董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之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为四联,每联四句,采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出浓厚的文人气息。诗人在开篇便以“江夏无双”来突出黄元董的才华,表达出对其的高度赞赏与信任。接着,诗人通过“丹枝”和“黄卷”的对比,强调了知识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暗示通过科举实现个人价值和家族光荣的道路。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天上鸳鸿”和“眼前驽蹇”的对比,使得诗意更加丰富,象征着才能与平庸之间的差异。最后,诗人以“蜀军”的历史典故呼应,赋予整首诗一种历史厚重感,表达了对黄元董未来成就的期待,愿他能如蜀军般出色,平息动乱,成就非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夏无双最擅名:指江夏地区的人才,突出诗人对黄元董的赞美。
  2. 君家群从总能文:强调黄家人才济济,文采斐然。
  3. 丹枝只为一门种:说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4. 黄卷仍收再世勋:暗示科举考试是实现功名的途径。
  5. 天上鸳鸿方接武:比喻有能力的将领,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6. 眼前驽蹇漫成群:指平庸的人,形成对比。
  7. 蜀军自昔锋尤选:提到蜀军的勇猛,为黄元董的未来点明方向。
  8. 一战凭君静楚氛:寄托着对黄元董在未来战斗中能够平息动乱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丹枝”、“黄卷”,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天上的鸳鸯、鸿雁比喻有才能的人。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增强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寄托着对未来成功的期盼,突显了知识与才能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夏:象征着人才荟萃的地方。
  • 丹枝:象征家族和传承。
  • 黄卷:象征科举与功名。
  • 鸳鸿:象征着有才能的将领。
  • 蜀军:象征着勇敢与战斗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卷”指的是什么? A. 书法作品
    B. 科举考试的卷子
    C. 诗歌作品
    D. 散文

  2. “蜀军自昔锋尤选”中“锋”的意思是? A. 刀锋
    B. 军队的勇猛
    C. 舞剑
    D. 武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盼,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厚望,情感真挚且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咏一百首·巷伯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春日六言十二首 □□长老住宁国光孝寺并题雪矶三绝 古宫词十首 晚意 采荔二绝 宿山中十首 杂咏一百首·列子 哭日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寻玩 骚人体 擒龙捉虎 怒火冲天 釆字旁的字 熊足 寸田尺宅 黽字旁的字 鲜开头的成语 饮鸩救渴 大动肝火 器质 皿字底的字 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练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