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1:11
哭日老二首
作者:刘克庄
初闻灭度指三弹,
俄报荼毗鼻一酸。
始悟杖头挑布袋,
不如龛里坐蒲团。
故交相与归函骨,
弟子谁来会涅槃。
犹喜喝衣无一物,
洞开方丈与人看。
初次听说灭度,心中一震,
随即传来荼毗的消息,让人鼻间一酸。
这时才明白,手中挑着布袋,
不如在佛龛里端坐蒲团。
旧友相聚,归葬时互相扶持,
弟子又有谁能领会涅槃的真义?
我仍然感到喜悦,衣衫虽无一物,
却能让人透过方丈的门洞,观赏其中的景致。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景山,晚号半山,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质朴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哭日老二首》写于刘克庄的好友去世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佛教解脱的理解。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哀悼朋友来反思人生的意义。
《哭日老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悼亡诗,刘克庄通过对故友的追忆,结合佛教思想,探讨生死与存在的关系。诗的开头通过“初闻灭度”引入,迅速让读者感受到悲痛的气氛,紧接着“俄报荼毗鼻一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和对逝去生命的惋惜。诗人不只是感叹朋友的离世,更多的是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杖头挑布袋,不如龛里坐蒲团”,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这一转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领悟与对佛教哲学的认同。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故交相与归函骨”,显示出人际关系的温暖以及生死离别的无奈,而“弟子谁来会涅槃”则让人思考,真正领悟生命真谛的人又有多少呢?最后一句“犹喜喝衣无一物,洞开方丈与人看”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尽管身无长物,但内心的清净和开阔却让人感到满足。
诗歌探讨了生死、友谊与人生的意义,以佛教哲学为背景,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呼唤人们去理解生命的真谛。
“初闻灭度”中的“灭度”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佛教徒的去世
C. 一种修行方式
D. 自然现象
“弟子谁来会涅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学习的重要性
B. 生死的真理
C. 人际关系
D. 物质财富
该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忧伤与惋惜
B. 喜悦与庆祝
C. 无奈与放弃
D. 愤怒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