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8:02
原文展示:
游思庵 赵蕃 〔宋代〕 路落林湾得小庵,轩窗都在万松间。兹游不为寻僧至,更拟缘云度一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林间弯曲的小路上,偶然发现了一座小庵,它的门窗都掩映在茂密的松林之中。这次游览并非为了寻找僧侣,而是打算沿着云雾缭绕的路径,翻越一座山。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中偶然发现一座小庵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游历山水之间,偶然发现一处幽静的小庵,触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林间小路上偶然发现一座小庵的情景。诗中“轩窗都在万松间”一句,既展现了庵的幽静,又体现了自然的壮美。后两句“兹游不为寻僧至,更拟缘云度一山”,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轩窗都在万松间”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小庵的门窗掩映在茂密的松林之中。 B. 小庵的门窗在云雾中。 C. 小庵的门窗在山间。 D. 小庵的门窗在湖边。 答案:A
诗中“兹游不为寻僧至”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意图? A. 寻找僧侣。 B. 欣赏自然美景。 C. 寻找隐逸生活。 D. 翻越一座山。 答案:B
诗中“更拟缘云度一山”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