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44
似法椿长老
作者: 陈著 〔宋代〕
山林有福足慈云,一耐中閒百废新。
诗榻话香来雅伴,斋钟声好撼禅邻。
红颜药力如平日,青眼梅花又小春。
欲赞法身安稳处,年年松竹长精神。
在山林之中,福气如同慈悲的云彩,
我能在这悠闲的环境中,重新开始百废待兴的生活。
在诗榻上,与雅士共谈诗香,
斋堂中的钟声,能很好地与禅僧相互震撼。
红颜的药力依旧如往常,
青眼的梅花又带来了小春的气息。
我想赞美那法身安稳的所在,
年年松竹长青,精神常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多次出仕,热爱山水,崇尚禅宗,写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禅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安定,文人雅士常聚集于山林之中,吟诗作对,交流思想,诗中反映了这一文化现象和作者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山林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安宁的追求。开篇以“山林有福足慈云”点明了山林的灵秀与灵气,表达了自然环境对人心灵的滋养。接着,诗人描绘了在悠闲的环境中,诗人与朋友们讨论诗歌、享受生活的画面,反映出文人之间的雅趣和情谊。
“斋钟声好撼禅邻”一句,通过钟声传递出一种禅意,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接下来的“红颜药力如平日,青眼梅花又小春”则进一步揭示了自然之美带来的生机,传递出一种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欲赞法身安稳处,年年松竹长精神”总结了诗的主题,渴望在法身中找到安稳与精神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长久安宁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文人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理想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诗榻”指的是什么?
A. 书桌
B. 诗人的座位
C. 餐桌
“红颜药力如平日”中“红颜”指的是什么?
A. 药草
B. 美丽的事物
C. 春天
诗中提到的“松竹”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长青与坚韧
C. 繁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