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 毛公坛观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 毛公坛观》

时间: 2025-07-31 14:36:00

诗句

山脊层坛古,松根曲径微。

衣冠久已化,殿阁自相辉。

乔木交加合,闲云自在飞。

无端雪髯老,犹效鹤重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36:00

原文展示:

沈与求的《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 毛公坛观》:

山脊层坛古,
松根曲径微。
衣冠久已化,
殿阁自相辉。
乔木交加合,
闲云自在飞。
无端雪髯老,
犹效鹤重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山脊和坛地,松树的根部掩映着细微的曲径。这里的衣冠已经化为尘土,殿阁之间相互辉映。高大的树木交错相合,悠闲的云彩自由飞翔。无缘的白发老人,依然像仙鹤一样从容归来。


注释:

  • 层坛:古代祭祀用的坛,层叠而建。
  • 松根:松树的根部。
  • 衣冠:指古代的衣着和头冠,象征身份地位。
  • 殿阁:指古代的建筑,通常为寺庙或宫殿。
  • 闲云:悠闲自在的云。
  • 雪髯:白色的胡须,形容老年人的样子。
  • 鹤重归:指像仙鹤一样回归,象征归隐与长寿。

典故解析:

“雪髯老,犹效鹤重归”中的鹤,常用来象征长寿与高洁的品格,表达了对自然和长生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与求,字梦得,号静庵,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游览湖山之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清新的风格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古老的山水场景。诗的开篇以“山脊层坛古”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古老的氛围,仿佛带领读者走入一个历史悠久的祭坛。接下来的“松根曲径微”生动描绘了山间小路的蜿蜒与隐秘,透露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无间的感觉。

“衣冠久已化,殿阁自相辉”展现了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受到人事的无常和自然的永久。诗中提到的古老衣冠和殿阁,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现今的沉寂,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沉思。

“乔木交加合,闲云自在飞”则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自然环境中,混合的树木与自由的云彩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最后两句“无端雪髯老,犹效鹤重归”,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自己苍老的身影比拟仙鹤,展现了一种洒脱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赋予了诗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也让作品更具人文关怀。

整体来说,诗歌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时间与生命之间的微妙关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脊层坛古:古老的坛地位于山脊之上,暗示着历史的悠久。
  2. 松根曲径微:松树根部的细小小径,体现了自然的幽静。
  3. 衣冠久已化:昔日的衣冠已化为尘土,表达人生的无常。
  4. 殿阁自相辉:古老的建筑互相辉映,展现了历史的辉煌。
  5. 乔木交加合:高大的树木交错相合,象征着自然的繁盛。
  6. 闲云自在飞:悠闲的云彩在空中自由飞翔,体现自由的精神。
  7. 无端雪髯老:无缘的白发老人,暗示人生的衰老与孤独。
  8. 犹效鹤重归:比喻老年人依然渴望归隐,向往长生的状态。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与今、盛与衰的对比,突显历史的变迁。
  • 拟人:闲云自在飞,使自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比喻:将老人与仙鹤比较,表达对长寿和归隐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沉思,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从容淡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脊:象征着高远与孤独。
  2. 松根:代表坚韧与生命力。
  3. 衣冠:隐喻身份的消逝与人生的无常。
  4. 殿阁:反映历史的辉煌与沉寂。
  5. 闲云:象征自由与随性。
  6. 雪髯:代表老年与智慧。
  7. :象征长寿与归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之美
    B. 人生无常
    C. 归隐生活
    D. 以上皆是

  2. 诗中“雪髯老”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年轻
    B. 知识
    C. 衰老与智慧
    D. 财富

  3. 诗人用“闲云自在飞”来表达什么? A. 自由
    B. 无聊
    C. 忙碌
    D. 愤怒

答案:

  1. D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诗人的隐逸生活,与沈与求的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山水的壮丽,风格更加奔放,与沈与求的清新淡雅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特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香鸭 西华 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赞 其一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 贺清源太保王延彬 新屋 赠垂光同年 醉题邑宰南塘屋壁 银结条冠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五章 遥遥华胄 川字旁的字 涓埃之微 竹字头的字 酒务子 口字旁的字 包含俨的词语有哪些 惊心怵目 骥结尾的成语 进略 慈明无双 王程 权钧力齐 玉字旁的字 贞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