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愁

《愁》

时间: 2025-04-30 05:37:06

诗句

夜长偏觉漏声迟,往往随歌惨翠眉。

黄叶落催砧杵日,

子规啼破梦魂时。

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

四皓入山招不得,无家归客最堪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7:06

原文展示:

愁 徐夤 〔唐代〕 夜长偏觉漏声迟,往往随歌惨翠眉。 黄叶落催砧杵日,子规啼破梦魂时。 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 四皓入山招不得,无家归客最堪欺。

白话文翻译:

漫长的夜晚,我特别感觉到漏壶的声音迟缓,常常随着歌声,愁苦地皱起翠绿的眉头。 黄叶飘落,催促着砧杵敲打的日子,杜鹃的啼叫打破了我的梦境。 明妃离去时哭泣着流下千行泪,蔡琰归来时梳理着两鬓的白发。 四皓隐居山中,无法被招揽,无家可归的客人最易受到欺凌。

注释:

  • 漏声:古代计时器漏壶滴水的声音。
  • 惨翠眉:形容因忧愁而皱起的眉头。
  • 黄叶落催砧杵日:黄叶落下预示着秋天,砧杵是捣衣的工具,这里指秋天的到来。
  • 子规:即杜鹃鸟,其啼声常被用来象征哀愁。
  • 明妃:指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和亲远嫁匈奴。
  • 蔡琰:东汉女诗人,因战乱被掳至匈奴,后归汉。
  • 四皓:指商山四皓,四位隐居的贤士。

典故解析:

  • 明妃去泣千行泪:典故出自王昭君远嫁匈奴,离别时泪流满面。
  • 蔡琰归梳两鬓丝:典故出自蔡文姬被掳至匈奴,后归汉,两鬓已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广泛,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流离失所的深切感受,通过典故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愁苦之情。诗中“夜长偏觉漏声迟”一句,以漏声的迟缓来象征时间的漫长和心情的沉重。“黄叶落催砧杵日”和“子规啼破梦魂时”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愁苦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抒发了对流离失所和无家可归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长偏觉漏声迟:夜晚漫长,漏壶滴水的声音显得格外迟缓,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2. 往往随歌惨翠眉:常常随着歌声,愁苦地皱起眉头,表达了诗人对歌声的共鸣和对生活的无奈。
  3. 黄叶落催砧杵日:黄叶飘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砧杵的声音象征着劳作和生活的艰辛。
  4. 子规啼破梦魂时:杜鹃的啼叫打破了诗人的梦境,象征着现实的残酷和梦境的破灭。
  5. 明妃去泣千行泪:通过王昭君的典故,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6. 蔡琰归梳两鬓丝:通过蔡文姬的典故,表达了流离失所和岁月流逝的悲哀。
  7. 四皓入山招不得:商山四皓隐居山中,无法被招揽,象征着隐逸和超脱。
  8. 无家归客最堪欺:无家可归的客人最容易受到欺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夜长偏觉漏声迟”中的“漏声迟”比喻时间的漫长和心情的沉重。
  • 拟人:如“黄叶落催砧杵日”中的“黄叶落”拟人化为催促的动作。
  • 对仗:如“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和流离失所的深切感受,通过对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漏声:象征时间的漫长和心情的沉重。
  • 黄叶:象征秋天的到来和生活的艰辛。
  • 子规:象征哀愁和现实的残酷。
  • 明妃、蔡琰:象征离别和流离失所的痛苦。
  • 四皓:象征隐逸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长偏觉漏声迟”中的“漏声”指的是什么? A. 钟声 B. 漏壶滴水的声音 C. 歌声 D. 风声

  2. 诗中“明妃去泣千行泪”中的“明妃”指的是谁? A. 王昭君 B. 蔡文姬 C. 杨玉环 D. 貂蝉

  3. 诗中“蔡琰归梳两鬓丝”中的“蔡琰”是谁? A. 王昭君 B. 蔡文姬 C. 杨玉环 D. 貂蝉

  4. 诗中“四皓入山招不得”中的“四皓”指的是谁? A. 商山四皓 B. 四位将军 C. 四位文人 D. 四位隐士

答案:

  1. B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表达了边塞将士的愁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夤《愁》与王昌龄《出塞》:两者都表达了愁苦之情,但徐夤的诗更多地运用了典故和意象,而王昌龄的诗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边塞将士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丁元晖知南海 送陈叔方侍郎二首 嵩溪驿 清平乐(居厚弟生日) 西江月(腰痛,旧传陈复斋名方,岁久失之) 鹊桥仙(挑巷弟生日) 鹊桥仙(戊戌生朝) 贺新郎 水龙吟(辛亥安晚生朝) 贺新郎(送唐伯玉还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恃才傲物 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星落云散 疾愤 木字旁的字 修迥 波开头的成语 乛字旁的字 筇竹杖 灯台不自照 熙熙壤壤 酉字旁的字 执锐披坚 心灰意冷 包含唆的词语有哪些 别具慧眼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