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1:09
水调歌头 其三 徐侍郎生辰
作者:杨无咎 〔宋代〕
寥亮度弦管,笑语集簪缨。
又逢华旦争庆,豪杰为时生。
犹对中秋月影,渐放重阳菊蕊,
万宝正西成。
爽气知多少,天赋满襟灵。
擅词华,追鲍谢,踵斯冰。
入趋禁近,出镇藩辅早辞荣。
休恋平湖佳致,好为苍生重起,
归去侍宸庭。一德及元,千载致升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庆的场景,乐声悠扬,笑语盈盈,集聚了一群士人。正值华旦佳节,豪杰们为了庆祝而相聚。诗人依然面对着中秋的月影,渐渐看见重阳的菊花盛开,万物正值丰收的季节。爽朗的气息不知有多少,天赋的才华如同满襟的灵气。诗人擅长诗词,追慕古人的才华。虽然身处朝廷,早早辞去地方的荣华。不要留恋平湖的美好景致,应该为百姓的福祉而重整旗鼓,归去侍奉皇上。愿德行延续千年,带来长久的太平。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德馨,号玉华,生于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清新婉约,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侍郎生辰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对朝廷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节庆和生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士人之间的交往。
杨无咎的《水调歌头 其三》以欢庆和祝福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社会的关心。诗中通过描绘音乐、欢笑和节日气氛,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庆祝场景,透过“寥亮度弦管,笑语集簪缨”的描写,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欢快。诗人以“犹对中秋月影”引入自然意象,表达了对时光的思索,借此引出对重阳节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慨。
全诗不仅仅是对朋友生辰的祝贺,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将个人的才华与德行用于社会,帮助苍生,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结尾处提到的“一德及元,千载致升平”,更是寄托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节日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流露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国家安定的期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旦”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回报苍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