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2:53
早为山谷印可,晚陪帝所清闲。
笔力休论扛鼎,神功更解移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早年就被山谷的清幽所吸引,晚年则与皇帝一同享受宁静的生活。对于写作的能力,不必再去讨论是否能扛鼎,更重要的是那种神奇的才华,能够如同移山般地改变世界。
“移山”典故源于《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为了便利子孙后代,毅然决然地搬走阻碍出行的山,体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强大的毅力。
向子諲,字履道,号子諲,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与权力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写作能力和个人才华的自我认知。
这首诗通过“山谷”和“帝”的对比,展现了人生态度的转变。早期的向子諲向往的是自然的宁静与淳朴,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适应了权力中心的生活。这种转变并不是对自然的抛弃,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融合。诗中“笔力休论扛鼎,神功更解移山”两句,展现了作者对写作和能力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内在才华的重要性。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真正理解:真正的才华不在于表面的辉煌,而是内心深处的力量与坚持。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表现出一种可贵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传达了一个关于内心力量与自我认知的主题,强调了真正的能力在于内在的坚持与才华,而非外在的荣耀与地位。
诗中“山谷”代表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权力的象征
C. 个人成就
“移山”这个典故来源于哪个文献?
A. 《诗经》
B. 《列子》
C. 《庄子》
诗人对写作的看法是什么?
A. 追求表面的能力
B. 注重内在的才华
C. 无所谓
答案: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