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 其二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1:57:21

诗句

门前三青榕,幽人去时种。

幸不遭斧斤,枝干遂疏纵。

慇勤展好阴,视汝为帡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21

原文展示:

门前三青榕,幽人去时种。
幸不遭斧斤,枝干遂疏纵。
慇勤展好阴,视汝为帡幪。

白话文翻译:

在门前有三棵青榕,闲人曾经种下。
幸好没有遭到斧子和锯子的砍伐,
使得树枝和树干得以疏朗伸展。
我细心呵护它们,视你们为遮阳的帷幕。

注释:

  • 青榕:一种常绿树,象征生机与长寿。
  • 幽人:指闲适的人,通常是隐士或有修养的人。
  • 斧斤:斧头和锯子的合称,象征砍伐。
  • 慇勤:形容劳动或照顾非常用心。
  • 帡幪:指遮阳的帷幕,这里比喻树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朝崧(约1625-1691),字子文,号心斋,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是林朝崧在闲暇时所作,主要以园中的花草树木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写于他种植青榕时,反映了他对于植物的关爱和对自然环境的感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门前的青榕,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在清代,文人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林朝崧也不例外。诗的开头提及“青榕”,可以看作是一种生长与生命力的象征。接着提到“幸不遭斧斤”,则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在古代,伐木是常见的行为,诗人对青榕的保护反映了他内心的忧虑与责任感。最后一句“视汝为帡幪”展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仿佛青榕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给予他阴凉和庇护。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传达出一种人、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前三青榕”: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场景,青榕在门前,显示出一种自然之美。
  2. “幽人去时种”:表明这棵树是由一个有情趣的人种下,暗示出种植者的内心世界。
  3. “幸不遭斧斤”:感慨青榕免于被砍伐,表现出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4. “枝干遂疏纵”:青榕因得以生长而枝叶茂盛,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自由。
  5. “慇勤展好阴”:表现出作者对青榕的细心照料,体现责任感与爱护之情。
  6. “视汝为帡幪”:将青榕比作遮阳的帷幕,表现出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视汝为帡幪”将青榕比作遮阳的帷幕,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幸不遭斧斤”赋予青榕生命,使其成为有情感的存在。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榕:象征生机与长寿,体现自然的美好。
  • 斧斤:象征破坏与干扰,暗示对自然的威胁。
  • 阴影:象征庇护与安宁,表现自然给予人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中提到的树是什么?

    • A. 青榕
    • B. 桃树
    • C. 竹子
    • D. 松树
  2. “幽人去时种”中的“幽人”指的是?

    • A. 隐士
    • B. 农夫
    • C. 商人
    • D. 游客
  3. 诗中提到的“斧斤”象征什么?

    • A. 保护
    • B. 破坏
    • C. 美丽
    • D. 生长

答案:

  1. A. 青榕
  2. A. 隐士
  3. B. 破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贺知章《回乡偶书》

诗词对比:

  • 林朝崧与王维的诗歌都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但林朝崧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王维则常以山水为主线,展现宇宙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林朝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少年游·钗云垂耳未胜冠 少年游 游焦山,风阻未渡,坐象山下写生 少年游·寄澄宇 少年游 少年游 江楼秋怀,和柳屯田韵 少年游 少年游 秋思 少年游·上苑莺调舌 少年游 少年游五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枚的成语 采字旁的字 包含茵的词语有哪些 贼气 千里姻缘 说朝南话 耂字旁的字 绳开头的成语 方正不苟 公塾 辛字旁的字 箴管 鱼字旁的字 野鹤闲云 米字旁的字 淘渌 如食哀梨 穷泉朽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