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3:55
何处黄鸡啼复乱,
凄清月照疏林。
杏花开后雁鱼沉,
梧桐秋露滴,清泪欲沾襟。
宝鸭香消添兽炭,
画楼人寂寒侵。
残灯明灭拥孤衾,
竹敲风故谑,疑是夜相寻。
在什么地方,黄鸡啼叫声又一次打乱了宁静?凄清的月光照在稀疏的树林上。杏花盛开之后,雁群和鱼都沉入了水中。梧桐树上,秋露滴落,清泪似乎快要沾湿衣襟。宝鸭的香味消散,火炭的热度加深,画楼里人静得让人感到寒意侵袭。残灯明灭,孤单的被褥紧紧相拥。竹子在风中轻敲,似乎在调侃我,仿佛是夜晚在寻找我。
孙允膺,清代诗人,字子和,号静庵。生于康熙年间,风格受到唐诗影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临江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中渗透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孤独与失落。
《临江仙》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而著称。诗开篇即以“何处黄鸡啼复乱”引入,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月光洒在疏林中,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着,杏花盛开后的意象与沉默的鸟鱼形成对比,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梧桐秋露滴,清泪欲沾襟”一句,情感愈加浓烈,泪水与秋露的意象交织,体现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后半部分“宝鸭香消添兽炭”中,香气的消失与寒意的加深,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残灯明灭拥孤衾”描绘了夜晚的孤独,诗人独自一人,灯光闪烁,给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寂寞。最后一句则用竹子在风中轻轻敲打的声音,轻巧地调侃着夜晚的幽静,带出一种淡淡的讽刺与思索,仿佛在问自己,孤独的夜晚是否在寻找什么。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深思,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学思考。
诗中“何处黄鸡啼复乱”中的“黄鸡”指的是什么?
“清泪欲沾襟”中的“清泪”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竹敲风故谑”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