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38:41
挽郑恭老少卿
天不遗耆老,人谁尚典刑。
向来卿月白,无复史天青。
诗泒回风雪,心源贝叶经。
故应书带草,和露泣康成。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恭老少卿的悼念。诗中提到天不怜惜年老的人,如今还有谁能遵循古代的典礼?你昔日的光辉宛如月光般皎洁,如今却没有历史的青天来映衬。诗歌如同风雪交加,让人感伤,心灵的源泉如同《贝叶经》般深邃。因此,应该写下草书,用露水来哭泣,追忆康成的往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生于公元1127年,卒于1206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尤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见长。
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主要是对郑恭老少卿的悼念。郑恭老少卿生前与杨万里有交情,诗中借对郑的追忆,表达对逝去岁月和友人离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诗中蕴含着对老年人的深切关怀与哀悼,透过对自然与历史的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首句“天不遗耆老”开篇直入主题,显现出对老年人境遇的无奈和感慨。随后的两句通过“卿月白”和“史天青”的对比,展现出郑恭老少卿昔日的光辉与如今的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悲凉感。
后两句则运用“诗泒回风雪”与“心源贝叶经”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对智慧的追求,流露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惋惜。最后一句“和露泣康成”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友人的情感升华,透出一种深情的哀伤。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出社会对老年人应有的尊重与珍惜。
诗中“天不遗耆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卿月白”中的“卿”指的是?
A. 朋友
B. 自己
C. 老人
诗中提到的“贝叶经”象征着?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