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9:34
万里来朝拜宠归,
琵琶下马册阏氏。
虚传千古和戎话,
不道当年虏自衰。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遥远的朝贡之旅,似乎是在为某位宠妃而来。琵琶声中,马儿停下,册封了阏氏(妃子的一种称谓)。然而,传说中的和戎之事却是空虚的,只是虚传千古,而实际上,在当年,敌人已经衰弱。
车若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历史为主,擅长运用典故和历史事件来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这首诗可能作于宋代,正值朝贡制度盛行的时期。诗中提到的和戎与阏氏,暗示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以及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批判。
《明妃》是一首富有历史感的诗,作者通过描绘一场遥远的朝贡,来反映历史的变迁。诗的开头“万里来朝拜宠归”,让人联想到古代朝贡的盛大场面,然而随着琵琶声响起,场面又瞬间变得细腻而富有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指出历史的虚妄与敌人的衰弱。
诗中使用的“虚传千古和戎话”,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传说的怀疑,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和解与和平的渴望。最后一句“不道当年虏自衰”,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明即使在辉煌的背后,敌人却在悄然间走向衰败,历史的真相常常被忽视。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有力,语言上富有音乐感,情感上层次分明,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人事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虚假传说的质疑以及对真实历史的反思。诗人揭露了那些被美化的历史背后的真实,表达了对和平与和解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阏氏”是指什么?
诗中“虚传千古和戎话”的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虏自衰”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