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驾幸太学

《驾幸太学》

时间: 2025-07-28 00:14:19

诗句

恢崇儒教顿生光,天子亲来幸上庠。

星弁煌煌环帝座,霜袍密密缀周行。

庙祠稽首尊先圣,书义终篇劝嗣王。

学道深惭非入室,此辰荣事亦升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14:19

原文展示

驭幸太学
作者: 韩忠彦

恢崇儒教顿生光,
天子亲来幸上庠。
星弁煌煌环帝座,
霜袍密密缀周行。
庙祠稽首尊先圣,
书义终篇劝嗣王。
学道深惭非入室,
此辰荣事亦升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儒学在朝廷的重视与光辉,天子亲自前来太学(国立学校),显示出对儒教的崇尚。帝座上星光闪烁,周围的文士穿着厚重的礼袍。诗人在庙祠中向先贤致敬,书写义理以劝诫未来的君主。诗人自觉修学之道尚浅,未能真正入室,而在此时此刻的荣光与盛事中,感受到一种升堂入室的荣耀。


注释

  • 恢崇:恢复与崇尚,强调对儒教的推崇。
  • :来临、光临,此处指天子亲自到来。
  • 上庠:指太学(国立学校)之意。
  • 星弁:星光环绕,形容帝座的光辉。
  • 霜袍:厚重的礼袍,象征尊贵的身份。
  • 庙祠:供奉先圣的地方,表示对先贤的尊敬。
  • 稽首:拜首,表示恭敬的礼节。
  • 书义:书写道理,传达儒家的义理。
  • 劝嗣王:劝诫继承王位的后代。
  • 学道:学习道理,指学习儒家学说。
  • 升堂:进入堂屋,象征进入学问的殿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忠彦,宋代诗人,字公辅,号元白,曾任职于地方,注重儒学的传播与实践。他的诗作多以儒家思想为主,风格严谨,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儒学复兴的时期,天子对教育、文化的重视直接影响了社会的风气和士人的地位。此诗反映了当时对儒教的崇尚及对学术的重视。


诗歌鉴赏

《驾幸太学》是韩忠彦对当时儒教盛行的生动描绘,诗中充满了对文化的尊重与对教育的重视。首句“恢崇儒教顿生光”道出了儒学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而“天子亲来幸上庠”更是通过皇帝的亲临来表现对学术的重视。星光闪耀的帝座,霜袍密布的文士,形成了生动的画面,突显出一种庄严与神圣。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庙祠稽首尊先圣”的描写,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与怀念,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传承与敬仰。同时,诗人在“书义终篇劝嗣王”的句子中,自觉承担起了教育传承的使命,显示出对未来的期许与责任感。

最后的几句,诗人流露出谦逊的情怀,承认自己尚未真正进入学问的深处,但在此重要的时刻,能够参与这一盛事,已是无上的荣耀。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揭示了当时士人对学术的态度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恢崇儒教顿生光:强调儒教的复兴带来的光辉与希望。
  2. 天子亲来幸上庠:天子亲自来太学,象征对教育的重视。
  3. 星弁煌煌环帝座:星光璀璨,围绕着皇帝的宝座,表现王权的光辉。
  4. 霜袍密密缀周行:文士的厚袍象征他们的身份与地位。
  5. 庙祠稽首尊先圣:在庙祠里恭敬地向先圣致敬,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6. 书义终篇劝嗣王:书写的道理用以劝诫未来的统治者,传承文化。
  7. 学道深惭非入室:自感道理尚浅,未能深入学问的殿堂。
  8. 此辰荣事亦升堂: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参与盛事也感到光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星弁煌煌”和“霜袍密密”,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帝座比作星光环绕,突显其荣耀。
  • 排比:对学习与尊师的态度进行排比,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诗歌体现了对儒家文化的崇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先贤的敬仰,表现了士人对自身修养的追求和对未来责任的担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儒教:象征着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
  • 星弁:象征着光辉与荣耀,暗指皇权。
  • 霜袍:象征着文人身份与地位。
  • 庙祠:体现对先贤的尊重与文化传承。
  • 学道:代表求知与修身的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忠彦的《驾幸太学》主要表现了对哪个文化的重视?
    A. 道教
    B. 佛教
    C. 儒教
    D. 诗词

  2. 诗中提到“天子亲来幸上庠”,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皇帝去游玩
    B. 皇帝亲自来学校
    C. 皇帝去祭祀
    D. 皇帝去打猎

  3. “庙祠稽首尊先圣”中“稽首”的意思是:
    A. 站立
    B. 拜首
    C. 跪拜
    D. 行礼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韩忠彦的《驾幸太学》与杜甫的《春望》都体现了对国家与文化的关注,但前者更偏重于对儒教的尊重和教育的重视,而后者则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故土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韩忠彦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怀诗 代古诗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五言 雪赋 和人听歌 门前柳 道林寺 水晶枕 岳阳楼晚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行出处 犯颜进谏 包含补的成语 指化 寿结尾的成语 夕字旁的字 头角峥嵘 崔崪 比结尾的成语 班师振旅 宝盖头的字 尊大 摇摇晃晃 应诊 里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西山日薄 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