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父词一十八首。知路

《渔父词一十八首。知路》

时间: 2025-04-28 09:52:07

诗句

那个仙经述此方,参同大易显阴阳。

须穷取,莫颠狂,会者名高道自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52:07

原文展示:

渔父词一十八首。知路
作者: 吕岩 〔唐代〕

那个仙经述此方,
参同大易显阴阳。
须穷取,莫颠狂,
会者名高道自昌。

白话文翻译:

这位仙人所讲述的道理,
揭示了《易经》中阴阳的变化。
要好好把握,切勿疯狂,
真正领悟的人,自然会声名显赫,道理自会昌盛。

注释:

  • 仙经:指的是道教经典,讲述仙道和修炼之法。
  • 参同大易:指的是《易经》,强调其关于阴阳变化的深刻道理。
  • 须穷取:应当好好把握、采纳。
  • 颠狂:指失去理智或疯狂。
  • 会者:指领悟道理的人。

典故解析: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主要探讨天地间的变化规律,强调阴阳的相互作用。诗中的“参同”暗示了道教中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反映出吕岩对道教文化的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岩,唐代道士,因修道而名声显赫。他的诗歌多以道教思想为主,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代,吕岩通过诗歌来传达对道理的领悟与追求,表达对修道者的鼓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智慧。开篇提到的“仙经”与“阴阳”,不仅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哲学思考的境界,也将道教的核心思想融入其中。诗中强调“须穷取,莫颠狂”,提醒修道者应当理智地追求道理,而不是盲目追逐。这里的“会者名高道自昌”表明,真正领悟道理的人,必将获得名声和道德的双重丰收。这种对道理的追求和对理智的重视,恰恰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所在。

整体而言,诗词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内涵,字句之间流露出对道教的虔诚与向往。吕岩通过对道理的探讨,不仅表达了个人的修道经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考和修炼的路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那个仙经述此方,”:指代道教的经典,传授修道的道理。
    • “参同大易显阴阳。”:强调《易经》中的阴阳变化,揭示宇宙法则。
    • “须穷取,莫颠狂,”:告诫人们要明智地选择,避免盲目和疯狂。
    • “会者名高道自昌。”:指出真正领悟道理的人将会获得名声与道德的提升。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须穷取,莫颠狂”,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通过隐喻,让哲理更具深度,传达出修道者应有的态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理智与内心的修炼,鼓励人们追求深奥的道理,并在内心获得真正的智慧与平静。

意象分析:

  • 仙经:象征着智慧与精神的追求。
  • 阴阳:代表宇宙的变化与和谐,反映了道教哲学的核心思想。
  • 名高道昌:象征着修道者的理想与追求,代表着声名与道德的统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仙经”指的是什么?

    • A. 道教经典
    • B. 佛教经典
    • C. 诗歌作品
  2. “须穷取,莫颠狂”中“颠狂”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理智
    • B. 疯狂
    • C.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会者”是指什么?

    • A. 学者
    • B. 领悟道理的人
    • C. 诗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道教经典,探讨自然与人生。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表达对道教思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吕岩的《渔父词》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但吕岩更侧重于道教的哲学,而王维则融合了诗与画的意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教经典选读》
  • 《唐诗三百首》
  • 《易经》注释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刘邦瑞迁居采芹坊二首 溪行 苏小小墓 禹庙 送胡汲古归严陵觐亲 送春 中秋山中对月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游九锁山·翠蛟亭 谒严子陵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难进易退 烧当 通简 处开头的成语 长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雷震 猱玃 淑人君子 门夫 皮字旁的字 独立不群 鸡犬无惊 作事不时 首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包含酝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