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5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52:07
渔父词一十八首。知路
作者: 吕岩 〔唐代〕
那个仙经述此方,
参同大易显阴阳。
须穷取,莫颠狂,
会者名高道自昌。
这位仙人所讲述的道理,
揭示了《易经》中阴阳的变化。
要好好把握,切勿疯狂,
真正领悟的人,自然会声名显赫,道理自会昌盛。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主要探讨天地间的变化规律,强调阴阳的相互作用。诗中的“参同”暗示了道教中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反映出吕岩对道教文化的推崇。
作者介绍:吕岩,唐代道士,因修道而名声显赫。他的诗歌多以道教思想为主,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代,吕岩通过诗歌来传达对道理的领悟与追求,表达对修道者的鼓励。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智慧。开篇提到的“仙经”与“阴阳”,不仅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哲学思考的境界,也将道教的核心思想融入其中。诗中强调“须穷取,莫颠狂”,提醒修道者应当理智地追求道理,而不是盲目追逐。这里的“会者名高道自昌”表明,真正领悟道理的人,必将获得名声和道德的双重丰收。这种对道理的追求和对理智的重视,恰恰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所在。
整体而言,诗词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内涵,字句之间流露出对道教的虔诚与向往。吕岩通过对道理的探讨,不仅表达了个人的修道经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考和修炼的路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理智与内心的修炼,鼓励人们追求深奥的道理,并在内心获得真正的智慧与平静。
诗词测试:
“仙经”指的是什么?
“须穷取,莫颠狂”中“颠狂”指的是什么状态?
诗中提到的“会者”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