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3:17
儋耳重阳菊满头,
恰如佳月即中秋。
归来唱著中原句,
却道黄花蝶也愁。
在重阳节时,头上插满了菊花,正如那明亮的月亮正值中秋。归来时我高唱着中原的诗句,却不禁感到黄花与蝴蝶也为我感到愁苦。
重阳节与菊花的习俗源远流长,古人认为菊花具有长寿的寓意,因此在重阳节时人们会佩戴菊花、饮菊花酒,登高望远。同时,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诗中将重阳与中秋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团圆的向往。
曾几(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风貌,其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通过对菊花和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时节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节日里对亲情、友情的追忆与感伤。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充分体现了秋天的韵味。开头两句通过“菊满头”和“佳月”将重阳节的喜庆与中秋节的团圆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忧伤的气氛。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既代表着长寿,也暗示着思念。诗人在节日的欢庆中,却又流露出一丝愁绪,这种反差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深度。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中原句”,说明他对故乡的思念,似乎在歌唱中也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最后一句“却道黄花蝶也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黄花与蝶的结合,既是自然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愁苦的映射。整首诗语境悠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重阳节的庆祝与中秋的团圆,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亲情与友情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怀与对现实时光阴的珍惜。
重阳节的主要象征是什么?
A. 月饼
B. 菊花
C. 鱼
D. 竹笛
诗中提到的“中原句”主要指什么?
A. 中原地区的民谣
B. 中原的风景
C. 中原的历史
D. 中原的习俗
《月夜忆舍弟》 vs 《九日二首》
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与感伤,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怀念,而曾几的诗则是通过节日的描写传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