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中书李舍人纾

《寄中书李舍人纾》

时间: 2025-05-07 16:32:56

诗句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

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2:56

原文展示:

寄中书李舍人纾
作者:戴叔伦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
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诗中写道,浮萍翻滚,像是无情的风浪,无法与我心中的期望相互呼应。我再次走入这繁华的重城,却频频注视着百草的生长,感慨万千。河水流淌,带走了我远方的思念,花开却又带来长久的悲伤。整日春风拂面,却无人能理解我此时的感受。


注释:

字词注释:

  1.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象征漂泊和无根。
  2. :蓬草,此处指杂草,常用以比喻无家可归或漂泊不定。
  3. 重城:指繁华的城市,象征繁忙的生活。
  4. 百草:指各种植物,表现自然的生机。
  5. 归思:归来的思念,意指对故土或亲友的思念。
  6. 年悲:长久的悲伤,感叹时光流逝带来的情感。

典故解析:

  1. 水流: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2. 花发:花开象征美好的事物,但在此引申为美好事物短暂,带来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物和人际情感,常在平和中透出深情。诗人一生经历较多,常感到孤独和思乡,成为其作品的重要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戴叔伦在外游历时,感受到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的孤独。城市的繁华与内心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反映了人们在繁华背后常常感受到的空虚感。


诗歌鉴赏:

《寄中书李舍人纾》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提到的“萍翻蓬自卷”,描绘了自然界中漂浮物的无常与漂泊,暗喻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依。此句不仅具有生动的视觉效果,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接着“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沉思。

在后两句中,水流和花发的意象强烈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水流归思远”,不仅是对故土的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却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萍翻蓬自卷:浮萍随水翻滚,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2. 不共本心期:与自己内心的期望相悖,暗示孤独。
  3. 复入重城里:再次回到繁华的城市,展示环境的喧嚣。
  4. 频看百草滋:关注自然的生长,表露内心的细腻情感。
  5. 水流归思远:水的流动带走了思念,表达对远方的怀念。
  6. 花发长年悲:花开带来长久的悲伤,感叹美好事物的短暂。
  7. 尽日春风起:春风一整天地吹拂,象征美好的时光。
  8. 无人见此时:无人理解自己的孤独,显示内心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萍比作漂泊的心情。
  • 拟人:花开带来悲伤,赋予自然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繁华背后常常感到的孤寂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漂泊、无根。
  2. :杂草、无依。
  3. 水流:时间的流逝、思念的归属。
  4. 花发:美好与悲伤的对比。
  5. 春风:生命的气息与无情的孤独。

每个意象不仅具备自然的特征,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萍翻蓬自卷”中“萍”指的是: A. 荷花
    B. 浮萍
    C. 芦苇
    D. 水草

  2.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D. 怀旧

  3. “水流归思远”中的“水流”象征: A. 财富
    B. 时间流逝
    C. 友谊
    D. 孤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主题相似,表达友人离别的情感。
  2. 李白《静夜思》 - 也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1. 戴叔伦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以自然景象抒发情感,但戴叔伦更多表现孤独,王维则多描绘友谊和离别。
  2. 李白 vs 戴叔伦:李白的豪放与戴叔伦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

这些资料能帮助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深邃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送猛庵从易埂尚书去吴中 祝英台近•重阳后一日扬州别程村阮亭 祝英台近 谒五妃庙 祝英台近·题程郎艳秋并蒂芙蓉卷子,彡道人为其新婚作也 祝英台近 感旧,用静志居琴趣韵 祝英台近 芍药为风雨所损 祝英台近二首 其一 祝英台近 和云西老人秋怀韵 祝英台近(寒食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清圣浊贤 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服 救时厉俗 露胆披诚 好谋少决 麻字旁的字 通忧共患 考据 钟乳粥 巛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树义 额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