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09
伤老
老翁足力弱,踉蹡如小儿。
须杖乃能行,动步忧攲危。
发秃生细毛,正似出胎时。
忽复长儿齿,辅车两相依。
还童既无术,衰谢乃其宜。
载念天地间,八十者几希。
如我真幸民,何必暗伤悲。
且饮北海酒,自吟东老诗。
这首诗描绘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老翁的腿脚无力,走路像小孩一样踉跄;必须借助拐杖才能行走,走动时担心会摔倒。头发稀疏,像刚出生的婴儿;忽然又长出像小孩一样的牙齿,和小车相依相伴。想要恢复年轻的状态已无可能,衰老和衰退才是自然的规律。想到天地之间,八十岁的人少之又少;像我这样能够长寿的人,何必在这里暗自伤感呢?不如喝点北海的酒,吟唱一些有关老年的诗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人生的深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人生的不同阶段,尤其是老年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老年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衰老的思考与感慨。社会环境的变化,让人们对老年有了不同的看法,诗人在其中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老年的坦然态度。
《伤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年生活的真实状态。诗人在开头以“老翁足力弱,踉蹡如小儿”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老人的身心状态,既有身体上的无力感,也有精神上的无奈。接着通过“须杖乃能行”展现了老人的脆弱,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老年人生活境遇的理解。
在诗中,诗人并没有沉浸于悲伤之中,而是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他通过对比“发秃生细毛,正似出胎时”,形象地反映了生命的循环与无常。老年人虽然身体衰弱,但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归到生命的初始阶段,体现了生命的哲理。
最后,诗人以“且饮北海酒,自吟东老诗”收尾,既是对自己的告慰,也是对所有老年人的鼓励。表达了在面对衰老时,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全诗在悲中见喜,在哀伤中蕴含着一份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老年生活的理解,值得读者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老年生活的理解与接受,强调在面对衰老时应保持乐观态度,享受生活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翁足力弱”描绘了怎样的状态?
A. 身体强壮
B. 身体虚弱
C. 年轻人
诗中提到的“北海酒”象征什么?
A. 悲伤
B. 享受生活
C. 失落
诗人对老年的态度是:
A. 悲观
B. 乐观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