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5:22
元宵小饮游人填塞殊可厌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一灯何似千灯,千灯争如一月。
虽云屋下荧煌,不若空中皎洁。
笙歌万井喧哗,车马九衢填咽。
老子静对婵娟,自是一般奇绝。
混沌灯意略同,矫俗救奢良诀。
一盏灯比不上千盏灯,千盏灯又比不上明月。
虽然说屋下的灯光闪烁,还是不如空中的明亮。
笙乐声和歌声在万家灯火中喧闹,车马在九条街道上拥堵。
我安静地面对着明月,自然感到一种别样的奇妙。
那混沌的灯火意象略有相似,拯救奢华的良方在于矫正风俗。
作者介绍:姜特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宵节,诗人回顾节日的喧嚣,表达了对热闹场面的反思与对宁静的向往。
《元宵小饮游人填塞殊可厌》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灯火辉煌、热闹场面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思考。诗的开头以“灯”引入,描绘了节日的热烈氛围,千盏灯火争辉,然而在这纷繁的景象中,诗人却感到一丝无奈与厌倦。接着,诗人提到“老子静对婵娟”,在热闹中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清晰,表明他对物质奢华的拒绝,向往那种超然的境界。
全诗在意境上展现了从热闹到宁静的转变,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对繁华生活的反思与批判,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生的真正追求。诗中对灯的意象的反复提及,暗示着人们往往被表面的绚烂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心的真实需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繁华生活的思考与批判,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子”指代什么?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哲学思想
C. 一种乐器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愉
B. 厌倦与反思
C. 忧伤
诗中“千灯争如一月”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A. 灯光比明月更亮
B. 灯火的热闹不及明月的宁静
C. 明月和灯火是一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姜特立的《元宵小饮》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涉及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但姜特立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对人生的感伤与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