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3:32
大哉紫阳箴,诚为百世师。
心法故能传,心印几能提。
明明道统灯,于此接光辉。
端居俨帝临,暗室疑神窥。
立足千仞渊,生怕伤发肤。
兢兢一寸心,炯炯冰雪壶。
脱帽藐王公,无乃酒狂徒。
蹀躞渔阳鼓,傲态逐刑诛。
我则持以敬,譬如龙恋珠。
断断猫捕鼠,绵绵鸡哺雏。
守之戒勿闲,意马防驰驱。
这首诗赞美了紫阳的教诲,确实是百代的老师。因为心法能够传承,然而心印又能有多少人可以领悟呢?明亮的道统之灯,在这里接收着光辉。端坐如同帝王临朝,暗室中却疑似有人窥探。站在千仞的深渊边,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受伤。小心翼翼地保持一寸的心境,犹如冰雪般清澈明亮。脱下帽子轻视那些王公贵族,不就是那些醉酒的狂徒吗?随着渔阳的鼓声轻轻走动,傲慢的姿态仿佛在逃避惩罚。我则以敬意来持守这份道理,好比龙对明珠的珍爱。就像猫捕鼠那样果断,像母鸡哺育雏鸟一样绵长。守护这份道理,切勿懈怠,心意如马,需加以防范。
吴龙翰,宋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笔触而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探讨道理和人生哲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持敬堂》写于宋代,正是道教和儒教思想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紫阳教义的赞美,表达了对道理的追求和对自身修养的重视。
《持敬堂》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紫阳教义的赞美,展现了自我修养与道德追求的主题。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表达,使得抽象的思想具体化,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的开头以“紫阳箴”引入,强调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对后世的启迪作用。接着,诗人提到“心法”和“心印”,暗示内心的修为和领悟的重要性,显示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关注。
在描绘个人的修养时,诗人用“立足千仞渊”来形象地表达对道德底线的坚守,体现出一种对自我成长的谨慎态度。同时,“兢兢一寸心,炯炯冰雪壶”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明与坚定。
后面几句则转向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现出对权贵的藐视和对人生真谛的坚守。诗的结尾用“我则持以敬”强调了持敬的态度,深入表达出对道理的崇敬和珍视,形成了全诗的高潮。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修养与敬重道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紫阳教义的赞美,激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持敬堂》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龙翰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紫阳”指的是?
A. 一种花
B. 道教的教义
C. 一位皇帝
D. 一种乐器
“意马防驰驱”中的“意马”是指什么?
A. 真实的马
B. 心意如马
C. 马车
D. 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