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晚

《春晚》

时间: 2025-05-04 01:59:54

诗句

万绿丛中春事阑,杨花如雪满江干。

露沾花树蝶衣重,雨著芹泥燕嘴寒。

愁到吟肠诗绾断,梦依棋局客敲残。

何时买得青山住,炼就蓬壶换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9:54

原文展示:

春晚
万绿丛中春事阑,
杨花如雪满江干。
露沾花树蝶衣重,
雨著芹泥燕嘴寒。
愁到吟肠诗绾断,
梦依棋局客敲残。
何时买得青山住,
炼就蓬壶换丹。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景色已渐渐消逝,万绿丛中显得凋零,杨花像雪花一样飘落在江边。露水打湿了花树,蝴蝶的翅膀变得沉重;雨水浸湿了芹泥,燕子的嘴巴也显得冷淡。愁苦使我吟唱时,诗句仿佛被绾断了,梦中我依旧在棋局旁,听着客人敲打棋盘的声音。何时才能买下青山,修炼成仙,换得长生不老的丹药呢?

注释:

  • 万绿:指春天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的情景。
  • 春事阑:春天的事情渐渐接近尾声。
  • 杨花如雪:杨树的花絮飘落,如同雪花一般。
  • 露沾花树:露水打湿了花树。
  • 蝶衣重:蝴蝶的翅膀因露水而变得沉重。
  • 雨著芹泥:雨水打湿了芹菜的泥土。
  • 愁到吟肠诗绾断:愁苦使吟唱的肠子也断了,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 梦依棋局:梦中的情景依旧在下棋。
  • 青山住:希望能拥有青山的居所。
  • 炼就蓬壶换丹: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追求超脱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龙翰,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时节,诗人抒发对春天的感慨,表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索。

诗歌鉴赏:

《春晚》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开篇即以“万绿丛中春事阑”引出春天的主题,暗示春季已近尾声,万物复苏的绿色景象却显得有些凋零,给人以惆怅的感觉。接下来的“杨花如雪满江干”,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结合,杨花飘落的场景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中通过“露沾花树蝶衣重,雨著芹泥燕嘴寒”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气候,露水与雨水使得生物的状态发生变化,蕴含着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的两句“愁到吟肠诗绾断,梦依棋局客敲残”,表达了诗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的愁苦,此时的吟唱似乎也无法解脱内心的痛楚。最后两句“何时买得青山住,炼就蓬壶换丹”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渴望能够拥有青山的宁静与长生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绿丛中春事阑:春天的事情已经接近尾声,在万绿的丛林中显得格外凋零。
  2. 杨花如雪满江干:杨花像雪花一样覆盖在江边,增添了凄凉的气氛。
  3. 露沾花树蝶衣重:露水打湿了花树,蝴蝶的翅膀因而变得沉重,暗示自然的无情。
  4. 雨著芹泥燕嘴寒:雨水打湿了泥土,燕子的嘴巴也显得寒冷,表现生命的脆弱。
  5. 愁到吟肠诗绾断:内心的愁苦使得吟唱的情感被绾断,无法继续。
  6. 梦依棋局客敲残:梦中仍在棋局旁,听到客人敲打棋盘的声音,暗示对生活的思考。
  7. 何时买得青山住:希望能够拥有青山的居所,渴望宁静。
  8. 炼就蓬壶换丹:希望能够修炼成仙,换得长生不老的丹药,追求理想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杨花如雪”,将杨花与雪花进行比较,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如“愁到吟肠”,将愁苦与吟唱结合,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表现出一定的对仗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杨花:代表春天的短暂与美丽。
  • 露水: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情。
  • 青山:象征宁静与理想的生活。
  • 丹药:代表长生不老的追求,体现诗人对理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杨花如雪”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春天的美丽
    • B. 春天的短暂
    • C. 雪的寒冷
  2.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青山和长生
    • C. 名声
  3. “愁到吟肠诗绾断”中的“绾断”意为:

    • A. 断绝
    • B. 纠结
    • C. 结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吴龙翰的《春晚》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自然的美丽,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忧愁和对国家的关怀。两首诗虽同为春的主题,却展现了作者不同的情感与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疏影 疏影二首 其二 疏影 礼星 疏影 童二树先生墨梅 疏影 春痕 疏影 咏菊影 疏影 疏影三首 其二 疏影三首 其一 疏影 芭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相厄 草草了事 身价倍增 纲常名教 武梁祠画像 立马盖轿 血字旁的字 包开头的成语 旬输月送 豕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齐天大圣 迫降 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邹孟 爪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