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1:03
无意殷勤遮皓月,有心特地隔红尘。
从兹虚室长生白,占得桃源洞里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无意中遮住了皓月,却用心去隔离世俗的纷扰。从此,在这虚空的房间里,将长久保持一片洁白,仿佛获得了桃源洞里的春天。
张继先,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冷漠。开头两句中,诗人用“无意殷勤”与“有心特地”形成对比,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无意中遮住皓月的同时,诗人又自愿与红尘隔绝,体现出一种自我选择的孤独感。接下来的“虚室长生白”,表达了诗人对心灵纯净的渴望,似乎在说,真正的安宁与美好,来自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提到“桃源洞里春”,更是将理想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的美景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憧憬。这种桃源的意象,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诗中“皓月”指的是什么?
“红尘”在诗中代表什么?
“桃源”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