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丹诗四十八首

《金丹诗四十八首》

时间: 2025-05-06 18:09:43

诗句

少年何速成诗书,争似求真保玉壶。

更不劳神游赤水,只知存性养玄珠。

鼎中日月何人有,炉内丹砂世所无。

人笑此中多寂寞,此中寂寞与人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43

原文展示

少年何速成诗书,争似求真保玉壶。
更不劳神游赤水,只知存性养玄珠。
鼎中日月何人有,炉内丹砂世所无。
人笑此中多寂寞,此中寂寞与人殊。

白话文翻译

年轻人为何如此急于成就诗文,何不如寻求真理以保养内心的珍宝。
更不必费心游历赤水,只需在心中存守本性,养护那颗玄妙的明珠。
鼎中有日月的踪影又有谁能拥有,炉内的丹砂在世间又有谁能找到。
人们笑我在这其中孤独寂寞,而这份寂寞却与他人不同。

注释

  • 速成:急于成就。
  • 求真:追求真实、真理。
  • 玉壶:比喻内心的珍贵和纯净。
  • 赤水: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象征追求道理的过程。
  • 存性:保持本性,保留内心的真实。
  • 玄珠:象征心灵的明亮和智慧。
  • :古代器具,常与炼丹、道教有关。
  • 人殊:与他人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道教和养生方面的诗歌。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真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脱。张继先的诗歌风格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体现了对内心修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金丹诗四十八首》是张继先在追求道教炼丹和内心修养的过程中创作的,体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真实自我的探索。诗中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人急于成就与追求真理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目标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少年何速成诗书”引入了对年轻人焦虑与追求的描绘,接着通过“争似求真保玉壶”将焦点转向内心的追求,强调了内心修炼的重要性。诗中多次提及“赤水”、“玄珠”等象征,表达了追寻真理和内心宁静的渴望。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以“鼎中日月何人有”和“炉内丹砂世所无”来强调炼丹的孤独与难得,揭示了真正的修行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最后一句以“人笑此中多寂寞”收尾,反映出他对外界评价的淡漠,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内心坚持和自我认知的态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实和内心宁静的深刻理解。结尾的“此中寂寞与人殊”更是点明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世俗的不同,给予读者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何速成诗书:年轻人为什么如此急于写诗和读书,暗示对年轻人急于成名的质疑。
  2. 争似求真保玉壶:不如追求真实的内心,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珍贵。
  3. 更不劳神游赤水:不必费心去神游理想中的世界。
  4. 只知存性养玄珠:只需珍视自身本性,培育心灵的智慧。
  5. 鼎中日月何人有:炼丹中有日月的踪影,又有谁能真正拥有。
  6. 炉内丹砂世所无:在世上丹砂难寻,真正的修炼之物稀少。
  7. 人笑此中多寂寞:世人笑我在此中孤独寂寞。
  8. 此中寂寞与人殊:而这份寂寞却与他人的不同,强调个人的独特体验。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年轻人急于成就与追求真理之间的对比,突出其思想深度。
  • 比喻:如“玉壶”比喻内心珍贵,“玄珠”象征智慧和真理。
  • 象征:鼎、炉等意象象征道教炼丹的修炼过程。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内心修炼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追求。诗人通过对比世俗的急功近利与内心的深邃追求,揭示了真正的智慧与宁静来自于对自我的认识与保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年轻、急功近利的心态。
  • 玉壶:象征心灵的珍贵和纯净。
  • 赤水:象征追求理想与真理的过程。
  • 玄珠:象征内心的智慧与真实。
  • 鼎、炉:象征道教的炼丹过程和内心修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壶”象征什么?

    • A. 诗书
    • B. 内心的珍贵与纯净
    • C. 物质财富
    • D. 外在的名利
  2. 诗人认为年轻人为何急于成就诗书?

    • A. 因为他们有时间
    • B. 因为社会的压力
    • C. 因为他们渴望名利
    • D. 因为他们追求真理
  3. “鼎中日月何人有”的意思是什么?

    • A. 日月难得
    • B. 炼丹的过程孤独
    • C. 真实难寻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著作,探讨道理与内心的修养。
  • 《长恨歌》:白居易的作品,表现对内心情感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张继先的诗在孤独与内心修养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而张继先则更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与真理的追求。两者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角度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收录了多位诗人的经典作品,适合深入了解诗词风格。
  • 《道教文化与文学》:探讨道教思想对文学的影响,适合研究张继先的诗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寺即中宗旧宅) 奉和拜洛应制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 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 饯薛大夫护边 倡妇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挈维 草字头的字 折冲樽俎 齐字旁的字 拿贼拿赃 泉石膏肓 民讼 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犬兔之争 包含捶的成语 包含际的成语 妙曼 玉字旁的字 佩紫怀黄 包含霖的词语有哪些 怒冠三挂 不欺屋漏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