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桃源

《忆桃源》

时间: 2025-08-03 07:12:36

诗句

词以答之

长生之话口相传。

求丹金液全。

混成一物作神仙。

丁宁说与贤。

休咽气,莫胡言。

岂知造化玄。

用铅投汞汞投铅。

分明颠倒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07:12:36

诗词名称: 忆桃源

作者: 张继先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词以答之长生之话口相传。
求丹金液全。
混成一物作神仙。
丁宁说与贤。
休咽气,莫胡言。
岂知造化玄。
用铅投汞汞投铅。
分明颠倒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用来回应关于长生不老之事的口耳相传。
想要得到完整的丹药和金液。
合成一种物质以成仙。
细心地告诉有德之人。
别再气馁,莫要乱说。
怎能知道造化的奥妙?
用铅去投汞,汞又回投铅。
分明是颠倒的道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生:指长生不老。
  • 丹金液: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通常指炼金术中所求之物。
  • 混成一物:指将不同的物质混合成一种。
  • 丁宁:谦恭地告知或劝诫。
  • 造化:指自然的变化与造物的力量。
  • :炼金术中使用的金属,象征着不稳定和变化。

典故解析

  • 长生不老:这是古代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追求,许多文人都对这个话题有所探讨。
  • 铅汞:在古代炼金术中,铅和汞被视为重要的材料,二者的相互转化象征着变化和不确定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及自然哲学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在作品中融入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忆桃源》创作于宋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之时。诗中反映了人们对长生不老和炼金术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真谛的探求。


诗歌鉴赏

《忆桃源》通过对长生不老和炼金术的探讨,展现了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中使用了许多道教的元素,反映了古代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开头两句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使读者对长生不老的主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对炼金术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轻言放弃,也不要随便妄言,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不确定。最后的两句,以铅与汞的相互转化作为比喻,揭示了自然造化的玄妙与变化无常。这不仅是对炼金术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深邃,既有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词以答之长生之话口相传:这句引入了长生不老的主题,说明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话题。

  2. 求丹金液全:表达了对长生药的渴求,隐喻对生命延续的向往。

  3. 混成一物作神仙:探讨炼金术的目的,通过混合不同的物质来追求成仙。

  4. 丁宁说与贤:劝告有德之人,要认真听取这些道理。

  5. 休咽气,莫胡言:劝诫人们不要气馁,也不要随意言语,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6. 岂知造化玄:质疑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解,表现出一种无奈。

  7. 用铅投汞汞投铅:以铅汞的相互转化象征人生的变化和不定。

  8. 分明颠倒颠:强调事物的颠倒和错位,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铅与汞的比喻暗示变化和不确定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了作品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长生不老的主题展开,探讨了炼金术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哲学探求。通过对比和反思,诗人揭示了人生的不易与自然的奥妙,同时也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源: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隐喻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丹金液:代表着长生不老的追求,象征着人类对生命的探索。
  • 铅与汞:象征着变化、转化与不稳定,反映出生命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金液”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长生不老药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金属
  2. “休咽气,莫胡言”意在劝诫人们?

    • A. 不要放弃希望
    • B. 不要说谎
    • C. 不要与人争论
    • D. 不要走出家门
  3. 诗中提到的“铅与汞”象征着?

    • A. 财富
    • B. 变化与不稳定
    • C. 安全
    • D. 友谊

答案

  1. B. 长生不老药
  2. A. 不要放弃希望
  3. B. 变化与不稳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作品,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忆桃源》主题相似。
  • 《庐山谣》:李白的诗作,体现出对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长恨歌》(白居易)与《忆桃源》:两者都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但《长恨歌》更侧重于爱情与人生的无常,而《忆桃源》则更注重于对长生不老的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与诗词》
  • 《中国古代炼金术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牛渚夜泊 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 秋夜僧舍闻猿 感花 晚次修路僧 放鹧鸪 过二妃庙 初识梅花 读段太尉碑 江雨望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啸风驰 先字旁的字 包含站的词语有哪些 神圣工巧 巧开头的成语 商彝周鼎 九间朝殿 蛇毒 飞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户字头的字 瓦字旁的字 迫切陈词 大鳄 终食之间 骨软肉酥 舂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