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7:49
原文展示:
寄赠侯宿彦明 赵蕃 〔宋代〕 晁郑风流俱外家,源流如此见津涯。 难兄竟没荒三径,吾叔重嗟书五车。 家世诗声继叔起,古来材秀滞长沙。 顺宁不作南轩死,吾道伤哉鬓已华。
白话文翻译:
晁郑两家的风流人物都是我的外家,他们的文化传承如此深远,可见其源头之广阔。 难兄(指晁补之)竟然在荒废的小径中逝去,我的叔叔(指赵汝愚)再次叹息他读过的书有五车之多。 家族的诗声由叔叔(赵汝愚)继承并发扬光大,自古以来,才华横溢的人往往滞留在长沙。 顺宁(指赵汝愚)如果不像南轩(指朱熹)那样死去,我的道义感伤啊,我的鬓发已经斑白。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是赵蕃寄赠给侯宿彦明的作品,表达了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和对先辈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赵蕃在诗中表达了对家族文化传统的自豪,以及对先辈晁补之和叔叔赵汝愚的怀念。同时,他也感慨自己的道义感伤和岁月的流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描述,展现了赵蕃对先辈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自豪。诗中“晁郑风流俱外家”一句,既表达了对晁补之和郑樵的敬仰,也暗示了家族文化的深远影响。“难兄竟没荒三径”和“吾叔重嗟书五车”两句,分别表达了对晁补之早逝的惋惜和对叔叔赵汝愚学识的赞叹。最后两句“顺宁不作南轩死,吾道伤哉鬓已华”,则抒发了对道义的感伤和岁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赵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和对先辈的怀念,以及对道义的感伤和岁月的感慨。通过描述家族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先辈的学识与品德,赵蕃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和对先辈的敬仰。同时,他也抒发了对道义的感伤和岁月的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难兄”指的是谁? A. 晁补之 B. 郑樵 C. 赵汝愚 答案:A
“吾叔重嗟书五车”中的“吾叔”指的是谁? A. 晁补之 B. 郑樵 C. 赵汝愚 答案:C
诗中提到的“南轩”指的是谁? A. 晁补之 B. 郑樵 C. 朱熹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