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8:03
梅花
来鹄 〔唐代〕
枝枝倚槛照池冰,
粉薄香残恨不胜。
占得早芳何所利,
与他霜雪助威棱。
梅花的枝条倚靠着栏杆,映照在池塘的冰面上,
薄薄的粉色花瓣和残余的花香让人感到无法承受的遗憾。
占有春天早开的花朵又有什么益处呢,
难道是让霜雪更加显得它的坚定与威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坚韧。它在冬季中盛开,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尤其是在严寒中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象征着卓尔不群的气质。
作者介绍:
来鹄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描写和抒情为主,风格清新高远。他的诗歌常常展现出对生命、自然的独特观察和思考,情感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
梅花在唐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诗人通过梅花表达对早春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惜。此诗写于冬末春初之际,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梅花》一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春天的期盼。诗的开头“枝枝倚槛照池冰”,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出梅花的倩影,与冰冷的池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梅花的坚韧和美丽。接着“粉薄香残恨不胜”,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梅花短暂香气的惋惜,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美好的易逝。
“占得早芳何所利”一语,揭示了诗人在享受春天早开的花朵时的迷惘与无奈,似乎在问早春的美好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最后一句“与他霜雪助威棱”则暗示了梅花在严酷环境下仍能挺立的精神,象征着一种超越艰难、追求卓越的韧性。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哲理的意味。诗人在梅花中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体现了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梅花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梅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来鹄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梅花的枝条倚靠在哪里?
A. 树下
B. 地上
C. 栏杆
D. 墙上
“粉薄香残恨不胜”中的“恨”指的是什么?
A. 对梅花的爱
B. 对香气消散的遗憾
C. 对冰冷的厌恶
D. 对冬天的期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同样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独特观察,但《梅花》更侧重于坚韧的精神,而《夜泊牛渚怀古》则更强调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