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5:34
原文展示: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白话文翻译:
五部军队拥护着双旌,南行依靠着文人墨客。关山遥远,梁甸广阔,波浪连接着湓城。烟雾缭绕的景色迷惑了时间,云帆远去的路程渺茫。蛤珠在月光下吐露,芦雁触动罗网而惊飞。岸边的树木凝结着寒冷和昏暗,江天如同明镜般清澈。心情愉悦随处感到满足,壮志随着年轻而增长。舟船不能停留,提封如同任性的情感。曾经指引方向,射策时允许谈论兵事。兰渚上芳意消歇,菱歌并非应和之声。元戎守卫武昌,羊祜幸运地连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诗风清新,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冬日南行将赴夏口,途经江陵界时寄给裴尚书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冬日南行途中,途经江陵界时寄给裴尚书的。诗中描绘了南行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对壮志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日南行为背景,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诗中“五部拥双旌”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南依墨客卿”则体现了文人的风雅。关山、波浪、烟景、云帆等意象,构成了旅途的广阔和遥远,而蛤珠、芦雁、浦树、江天等细节描写,则增添了诗意和美感。诗人的心情在“赏心随处惬”和“壮志逐年轻”中得到了表达,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壮志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旅途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和对壮志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美景的欣赏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五部拥双旌”中的“双旌”指的是什么? A. 双重的旌旗 B. 双重的军队 C. 双重的旗帜 D. 双重的将领
诗中“关山迥梁甸”中的“迥”是什么意思? A. 遥远 B. 广阔 C. 高耸 D. 险峻
诗中“烟景迷时候”中的“迷”是什么意思? A. 迷惑 B. 迷人 C. 迷雾 D. 迷失
诗中“赏心随处惬”中的“惬”是什么意思? A. 满足 B. 愉快 C. 舒适 D. 惬意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