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夜饯裴行军赴朝命

《夏夜饯裴行军赴朝命》

时间: 2025-05-06 02:03:44

诗句

三年同看锦城花,银烛连宵照绮霞。

报国从来先意气,临岐不用重咨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44

原文展示: 夏夜饯裴行军赴朝命 武元衡 〔唐代〕 三年同看锦城花,银烛连宵照绮霞。 报国从来先意气,临岐不用重咨嗟。

白话文翻译: 我们共同欣赏了三年的锦城花,银烛连夜照亮了绚丽的霞光。 报效国家从来都是先从意气开始,临别时不必再过多地叹息。

注释:

  • 锦城花:指成都的花,成都古称锦城。
  • 银烛:指明亮的蜡烛。
  • 绮霞:绚丽的霞光。
  • 报国:为国家效力。
  • 意气:志气和气概。
  • 临岐:临别。
  • 咨嗟: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表现政治抱负和爱国情怀,风格典雅,情感深沉。此诗是他在夏夜为裴行军赴朝命送行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国家的忠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夏夜,武元衡为即将赴朝任职的裴行军送行时所作。诗中回忆了两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并鼓励裴行军以报国为先,不必过多留恋和叹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锦城花”和“银烛照绮霞”的意象,营造了一种美好而温馨的氛围,回忆了与裴行军共同度过的三年时光。后两句“报国从来先意气,临岐不用重咨嗟”则转向了对裴行军的鼓励,强调报国的重要性,并劝慰他在离别时不必过多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武元衡的爱国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 首句“三年同看锦城花”:回忆了与裴行军在成都共同度过的三年美好时光,锦城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次句“银烛连宵照绮霞”:通过银烛和绮霞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离别的时刻。
  • 第三句“报国从来先意气”:强调报效国家的重要性,意气指志气和气概。
  • 末句“临岐不用重咨嗟”:劝慰裴行军在离别时不必过多叹息,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和对友人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银烛连宵照绮霞”中的“银烛”比喻明亮的蜡烛,“绮霞”比喻绚丽的霞光。
  • 对仗:“三年同看锦城花,银烛连宵照绮霞”中的“三年”与“连宵”,“锦城花”与“绮霞”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鼓励友人以报国为先,不必过多留恋和叹息。通过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和描绘美丽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分析:

  • 锦城花:象征美好的回忆和共同度过的时光。
  • 银烛:象征明亮和温暖,也暗示离别的时刻。
  • 绮霞:象征绚丽和美好,也暗示离别的美丽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锦城花”指的是什么? A. 成都的花 B. 北京的花 C. 南京的花 D. 广州的花 答案:A

  2. 诗中的“银烛连宵照绮霞”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一句“临岐不用重咨嗟”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临别时不必过多叹息 B. 临别时应该多叹息 C. 临别时应该多说话 D. 临别时应该多笑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祝福。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武元衡的《夏夜饯裴行军赴朝命》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战乱的忧虑,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国家的忠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三百首优秀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相关查询

戏咏陈氏女剪綵花二绝句 其一 拒霜 病中感秋 六月喜雨三首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诚斋待月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 寄奉新锺宰 祟德道中望福严寺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舍命不渝 鼅鼄 包含芝的词语有哪些 言者心之声 包含挈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娘行 苲舆 鬯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噀戛 包含青的词语有哪些 自举 丁宁周至 千载一时 力字旁的字 埋头财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