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05
重九登高日,同人到岘山。堂堂怀逸老,红树白云閒。
在重阳节这天,朋友们一起登上岘山。心中怀有逸兴诗情,眼前红树与白云显得十分悠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古人常在此时登高,以祈求平安长寿。岘山作为登高的地点,象征着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美好。
作者介绍: 许传霈,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语言清新,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的欢愉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古人对节日的重视及对生活的热爱。
《九日登岘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享受秋日美景的闲适心情。诗中通过“红树”和“白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宁静悠然的意境。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让人反思人生、感受友情的时刻。诗人在此时与友人共登岘山,展现出人际间的亲密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高峰与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热爱。诗人以登高为象征,暗示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文关怀的精神风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登高的行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秋色的乐趣,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九节是指农历的哪个日子?
诗中的“同人”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红树白云”主要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写重阳节,表现了思乡之情,而许传霈的《九日登岘山》则强调了与朋友共度的欢乐,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孤独,后者则传递出温暖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