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

时间: 2025-05-01 13:23:31

诗句

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老夫笑把东西玉,坚子难藏上下盲。

酒阵时闻报三捷,诗坛元不费单枪。

夜来梦入清凉国,风月冰人别是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23:31

原文展示: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
作者:杨万里 〔宋代〕

病势初来敌颇强,
排山倒海也难当。
老夫笑把东西玉,
坚子难藏上下盲。
酒阵时闻报三捷,
诗坛元不费单枪。
夜来梦入清凉国,
风月冰人别是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病势刚刚来袭,感觉敌人非常强大,像排山倒海般难以抵挡。然而,老夫却笑着把手中的美玉拿出来,显示出他的从容与淡定。饮酒时听说了三次捷报,诗坛上根本不需要单打独斗。昨夜梦中走进一个清凉的国度,那里风月交融,冰冷的人似乎与我来自不同的乡土。

注释:

  • 病势:指的是身体的病痛。
  • 敌颇强:敌人十分强大,这里比喻病痛的厉害。
  •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巨大,难以抵挡。
  • 东西玉:指的是东西两边的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 坚子:指的是坚硬的东西,这里可能是指酒。
  • 酒阵:饮酒的场合。
  • 三捷:指三次胜利的消息。
  • 诗坛:指诗歌的领域。
  • 清凉国:梦中的理想境地,象征着宁静与舒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及散文家。他的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杨万里生病之际,他在病中感受到强烈的病痛,但又因雨天和黄莺的鸣叫而感到一丝安慰。诗中流露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秋天的向往,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寻找安宁的心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诗以“病”作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描绘了病痛的强烈,但接下来的描写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淡定。通过“老夫笑把东西玉”,诗人展示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即便在病痛中,仍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接着提到“酒阵时闻报三捷”,显示出他对生活中小确幸的感知,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忘庆祝生活中的美好。

最后,通过梦境的描绘,诗人向往着一个清凉的国度,这不仅是对身体病痛的逃避,更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病痛与快乐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病势初来敌颇强:病痛刚开始侵袭,感觉非常强烈。
  • 排山倒海也难当:比喻病痛如山如海般压迫,让人难以忍受。
  • 老夫笑把东西玉:老者微笑着拿出美玉,象征内心的平和与自信。
  • 坚子难藏上下盲:酒难以隐藏,象征着生活中的欢愉与难得的时光。
  • 酒阵时闻报三捷:饮酒时听说了三次胜利的消息,象征着生活中的小确幸。
  • 诗坛元不费单枪:诗坛上不需要单打独斗,强调了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 夜来梦入清凉国:梦中进入理想的清凉国度,隐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风月冰人别是乡:风月交融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表现了对理想乡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痛比作敌人,用“排山倒海”形象化了病痛的强烈。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
  • 拟人:用“梦入清凉国”赋予梦境以生命,体现了诗人向往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面对病痛的乐观态度,尽管身体受到折磨,内心却依旧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逆境中坚持乐观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痛:象征人生的苦难与挑战。
  • :象征珍贵的事物,代表着内心的安宁。
  • :象征生活中的欢乐与放松。
  • 清凉国:象征理想中的安宁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病势初来敌颇强”中的“敌”指的是什么?

    • A. 敌人
    • B. 病痛
    • C. 自然
    • D. 家人
  2. 诗中提到的“三捷”指的是什么?

    • A. 三个朋友
    • B. 三次胜利的消息
    • C. 三种美酒
    • D. 三个梦境
  3.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在诗的哪一句?

    • A. “老夫笑把东西玉”
    • B. “夜来梦入清凉国”
    • C. “酒阵时闻报三捷”
    • D. “病势初来敌颇强”

答案:

  1. B. 病痛
  2. B. 三次胜利的消息
  3. B. “夜来梦入清凉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探讨孤独与酒的关系,表达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 杜甫《春望》:表现生活困境中的坚持与希望。

诗词对比:

  • 与苏轼《题黄州快哉亭》对比:
    • 杨万里的诗歌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关系,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词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浯溪读中兴碑 罗池柳侯祠 乘小舟渡江登黄鹤楼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 其二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 其一 送亲戚钱尉入国 送胡季昭谪象州 寄题翠蛟亭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祖训 讲谟 谗间 府掾 求名夺利 广字头的字 泥首谢罪 不痴不聋 肉颤心惊 邻女詈人 立刀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包含啖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同席 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