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46
《山居雪后二首》
作者:杨万里
春近能余几许寒,
雪花才落便销残。
青松梢上兰根下,
犹得三朝两日看。
春天已经临近,寒意还剩多少呢?
雪花刚刚落下,便已开始融化。
在青松的树梢上,兰花的根下,
还能够在三天两天内欣赏这些美景。
诗中“青松”和“兰根”均为自然界中的常见植物,象征着坚韧与美好。青松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而兰花则代表着芬芳和雅致。通过对比自然的寒冷与即将到来的春暖,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生活的细节。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在山中居住期间,正值冬季末期,春天即将来临。诗人观察到雪花刚落便开始融化,描绘了自然界由冬入春的变化,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欣赏。
《山居雪后二首》通过描绘春近时节的自然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首句“春近能余几许寒”,以设问的方式引入,瞬间唤起读者对于寒冷的感知,而随后的“雪花才落便销残”则透露出春天的脚步正在靠近,冬雪的消融象征着寒冷的退去和温暖的到来。
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青松和兰花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雅。尤其是对“青松梢上兰根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将自然的变化与人内心的感受紧密结合,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温暖的春意。无论是雪花的融化还是青松兰花的静谧,都在无声中传达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冬雪融化的欣喜,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的“青松”象征什么?
A. 坚韧
B. 软弱
C. 冷漠
诗人用“春近能余几许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寒冷的厌倦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雪的喜爱
诗中提到的“雪花才落便销残”有什么含义?
A. 雪花很美
B. 春天来临,寒冷消退
C. 雪很冷
答案: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