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6:30
津鼓冬冬,三老醉知谁留得。 都不记琵琶洲畔,草青江碧。 桃李春风吹不断,烟霞秋兴清无极。 怅樽前桂子有余香,曾相识。 残雨昼,初凉夕。 高烛烂,新醅白。 长歌断,欢意不如愁色。 父老能寻循吏传,关河暂枉诸侯客。 待日边一纸诏黄飞,胜相忆。
鼓声在江边响起,三位老者醉得不知自己该留谁。 琵琶洲的美景已不再记得,草色青翠,江水碧绿。 桃李在春风中盛开,烟霞秋天的景色无比清丽。 我在酒樽前怅然,桂花香气依然萦绕,曾与之相识。 残雨蒙蒙,白昼初凉,夜晚的烛光明亮,新酿的酒色白。 长歌一断,快乐不及愁苦的色彩。 乡里人能够追寻贤良的传记,关山河流暂时留不住诸侯的客人。 我等待那边一纸黄诏,胜过了所有的思念。
赵彦端,宋代词人,以其情感细腻和场景描绘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生的离别与相聚,痛苦与欢愉。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卢光祖赴鼎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满江红》以浓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开篇通过“津鼓冬冬”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热闹的送别气氛,而“谁留得”则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接下来的“都不记琵琶洲畔”,显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淡化,反映了人生无常的哲思。
“桃李春风吹不断”一语,传达出春天的美好与希望,但随后的“烟霞秋兴清无极”又将视角转向秋天,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诗人通过对比春秋,表达了人生的变迁与感慨。
“怅樽前桂子有余香”将思乡情与离别愁交织在一起,桂花的香气勾起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曾相识”更是点明了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后面的“残雨昼,初凉夕”则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离别的沉重气氛。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渐渐深化,最终以“待日边一纸诏黄飞”结束,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离别令人忧愁,但友谊和未来的机会依然让人感到温暖。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盼,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琵琶洲”是指什么地方?
a) 水边
b) 音乐相关的地方
c) 山边
答案:b) 音乐相关的地方
“桃李春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凋零
答案:b) 春天的生机
诗中提到的“父老能寻循吏传”意指什么?
a) 寻找美好的回忆
b) 追寻贤良的好官
c) 追忆故人
答案:b) 追寻贤良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