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3:57
少年游 春愁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啼莺恰恰到窗纱。
几缕晓烟斜。
此日春城,汉宫传蜡,
散入五侯家。
三分春色愁中度,
一半在梨花。
肠断黄昏,
酒醒残月,
门外即天涯。
春天的早晨,啼鸣的黄莺恰好飞到窗纱前。几缕晨雾斜斜地飘荡在空中。今天的春天,仿佛是汉宫中传递香蜡,散发的香气飘散到五侯的家中。三分春色在愁苦中慢慢度过,而另一半则寄托在盛开的梨花上。黄昏时分,心如刀绞,酒醒时分,残月挂在天边,门外的路就是无尽的天涯。
梁清标,明代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反映了明代士人的情感状态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春色的描绘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
《少年游 春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首句“啼莺恰恰到窗纱”,生动地呈现了春天的气息,黄莺的鸣叫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而随之而来的“几缕晓烟斜”则暗示了早晨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春天在汉宫中传递的奢华香气,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便是美好的春色也难掩内心的忧愁。
“肠断黄昏,酒醒残月”两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肠断的形象描绘了思念的痛苦,酒醒后的清醒更是让人感受到现实的无情。诗的最后一句“门外即天涯”,让人感到一种无尽的离愁,诗人似乎在告别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走向未知的远方。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人对时间与离别的深切思考。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体现了诗人在美好与孤独之间的挣扎,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啼莺”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肠断黄昏”中的“肠断”是指什么?
A. 身体疼痛
B. 思念之苦
C. 饥饿
诗中提到的“门外即天涯”意味着什么?
A. 有很多人
B. 生活的希望
C. 离别与孤独
答案:
可以将梁清标的这首《少年游 春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春天的感慨与愁苦,而后者则展现了酒中的洒脱与孤独。这两首诗都涉及到孤独与生命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