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4:58
好事近
作者: 况周颐 〔清代〕
何必状元红,老矣名心倦矣。
安得珠悬宝错,似侧生连理。
缶翁之缶绝神奇,金合贮瓜子。
万一兰因证果,在先生笔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真才实学的渴望。诗人感到自己年纪已大,不再追求状元的荣光和名声。与其追求浮华的名利,不如寻求真理和智慧,像那珍珠和宝石般的高尚情操自然相连。诗中提到的“缶翁”指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强调了真正的才华和智慧。最后一句提到的“兰因证果”,则是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真正的成果。
作者介绍:况周颐(1640年-1712年),清代诗人、散文家,因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歌多表现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深感社会风气浮躁,对名利的追求令人厌倦,故表达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名利的超脱。
这首《好事近》以简约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的开头“何必状元红,老矣名心倦矣”直接点出诗人对名利的厌倦,表现出一种成熟的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意识到名声的虚幻与无奈,反而渴望更为真实和内在的幸福。
接下来的“安得珠悬宝错,似侧生连理”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品德的向往,珠宝虽美,却不如真情实意的连理之美。缶翁之缶的典故则引入了智慧与才华的讨论,强调在平凡中也可以发现不凡的神奇,体现了诗人对智慧的重视。
最后,“万一兰因证果,在先生笔底”寄托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真才实学的愿望。这一结尾不仅道出了诗人的理想,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希望与积极的力量。
整首诗虽短,却充满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名利和智慧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一种高洁的情操和对内心真实追求的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智慧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状元红”象征什么?
A. 名声与荣誉
B. 财富与地位
C. 美丽与青春
D. 学识与才华
“缶翁之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位聪明人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植物
“万一兰因证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希望获得名利
B. 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成果
C.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D. 希望享受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