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3:5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3:50:42
九年面壁,坏却东土儿孙。只履西归,钝置黄面老子。
九年如面壁般修行,最终却辜负了故土的儿孙。如今只想西归,懒得再去理会那黄面老子。
“九年面壁”是一种修行的意象,尤其在禅宗中常用以表示静思和自省。面壁的修行方式常让人联想到对内心的反思与对真理的追寻。而“黄面老子”则引申出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回归自然与无为而治。
释昙华,宋代高僧,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被后世所推崇。其诗作往往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佛理的领悟,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这首诗写于释昙华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身修行的反思以及对故土的情感。经历九年的闭关修行,他对人世的种种思考,尤其是对后代的责任感与内心的惆怅,促使他在此诗中表达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用浓缩且饱含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修行与世俗生活之间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九年面壁”,描绘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与沉思,这种面壁的状态不仅是身体的禁锢,更是心灵的洗礼。接下来的“坏却东土儿孙”,则流露出对家族传承的无奈与愧疚,似乎在说,尽管自己在追求真理,但却忽视了家庭的责任,给后辈带来了遗憾。
“只履西归”给人一种淡淡的归隐情怀,仿佛他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向往西方的宁静与和谐。而“钝置黄面老子”则表现出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某种反思,似乎在说,面对老子的智慧,他选择了放下,回归内心的平静。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修行的总结,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与世界的和解。
这首诗表达了对修行的反思与对家庭的愧疚,揭示了个人追求与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最终选择归隐与内心的安宁,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九年面壁”中的“面壁”指的是什么?
诗中“坏却东土儿孙”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对“黄面老子”的态度是?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释昙华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反省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两者均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