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5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51:47
剑州
作者: 郑善夫 〔明代〕
溪声下黯淡,山意会延平。
激漩当天险,横霄极地形。
黄堂严上界,廛舍倚高城。
龙剑真能合,虹桥本易成。
茶菰流土物,粳秫得人生。
李子濂伊嫡,刘滋卓鲁勍。
士多通古学,民不废春耕。
何处深传檄,兹邦乃苦兵。
方将采竹箭,奚暇糁藜羹。
正赖贤官府,艰虞系物情。
溪水声在低沉的回响,山的意境在延平的地方相会。
激烈的漩涡在险峻的当头,横亘的云霄是极远的地形。
高耸的黄堂严峻地在上界,街舍依傍着高耸的城墙。
龙剑果然能够合成,虹桥本来容易形成。
茶菰流动,土地的物产,粳稻使人得到生计。
李子与濂、伊的亲属,刘滋与卓鲁的豪杰。
士人多通古代的学问,百姓不废春天的耕作。
哪里深藏发文,这地方却是苦于兵戈。
正打算用竹子做箭,哪有闲暇去做藜羹。
正是依赖贤良的官府,艰难与忧虑系于物情。
作者介绍
郑善夫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公元16世纪。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常融入社会现实,体现出对时局的关心。
创作背景
《剑州》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环境,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思与忧虑,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剑州》一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细致观察,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充满矛盾的世界。从开篇的“溪声下黯淡”到最后的“艰虞系物情”,诗中逐步展开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的对比。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剑州的自然景色,溪水的声音与山的意境交融,形成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随着“激漩当天险”的描写,诗人开始揭示出自然的险恶与人类生活的艰难。
后半部分则转向社会生活,诗人提及“士多通古学,民不废春耕”,表达出对知识与劳动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让人对未来充满忧虑。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自然景观来反映社会现象,让人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也陷入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之中。
逐句解析
溪声下黯淡,山意会延平。
描述了溪水流淌的声音与山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
激漩当天险,横霄极地形。
通过对激流与高天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险恶与壮丽,从而反映出生活的不易。
黄堂严上界,廛舍倚高城。
描绘了高耸的建筑与街舍的依附,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依赖。
龙剑真能合,虹桥本易成。
通过龙剑与虹桥的比喻,展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茶菰流土物,粳秫得人生。
表达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计的关系,强调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
李子濂伊嫡,刘滋卓鲁勍。
通过提及古代人物,展示出文化传承与英雄豪杰的意象。
士多通古学,民不废春耕。
强调了知识与劳动的重要性,展现出对社会的关心。
何处深传檄,兹邦乃苦兵。
提及社会动荡,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与痛心。
方将采竹箭,奚暇糁藜羹。
通过竹箭与藜羹的对比,表现出战争的紧迫与生活的艰难。
正赖贤官府,艰虞系物情。
总结全诗,强调贤良政治的重要性,表达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与社会的对比为主线,既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深刻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人在忧虑之中,依然保留了对未来的希望,强调了知识与劳动的重要性,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溪声”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剑”象征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